2023年高考刚刚落幕,各路考生摩拳擦掌,十年寒窗,笔头上见真章。
古人管大考之年叫“大比之年”。小说里的文人进京赶考,通常都在大比之年。“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从秀才到进士,读书人的“升级打怪”之旅关卡重重,成败在此一举,高低得比画两下。
秀才赶考“闯三关”
封建社会上升通道狭窄。古人认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想出人头地,唯有通过科举考试走仕途。
科举制始于隋,历唐、宋、元、明、清,延续了一千多年。从洛阳教育博物馆收藏的数百份科考试卷来看,古代考生先得通过地方上的预选考试,取得秀才(生员)身份,然后才有资格“闯三关”。
第一关是乡试,考场在各地省城。科考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之年唤作“大比之年”,是学霸还是学渣比比就知道。
洛阳乃东周王城。“大比”一词源自周代人才选拔制度。《周礼》有云,“三年则大比”,考核各级官吏的德行和能力,选拔贤能之人。后世以“大比之年”泛指开科取士之年。
秀才乡试过关,便可荣升为举人。举人的第一名叫解(音同介)元。
中举难之又难。《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屡考屡败,岳父胡屠夫骂他是丢人现眼的“现世宝”。又一年科考,考了大半辈子的范进,好不容易中了举,居然兴奋过度得了失心疯,可见科考“第一关”有多难闯。
第二关是会试,考点在京城。朝廷特派高官担任主考官,考生须对号入座,试卷要糊名、誊录,以防作弊。会试过关者称贡士,贡士的第一名叫会元。
第三关是殿试,考场在皇宫。女皇武则天定都洛阳后,改良科举制度,在洛阳亲自主持殿试,选拔了许多优秀人才。
殿试闯关成功,那就算中进士了。进士的前三名叫状元、榜眼、探花。古龙小说《小李飞刀》的侠客李寻欢别名“李探花”,可见他是个有文化的武林高手。
洛阳出过7个状元
自隋唐至清,《中国科举史》上可查的状元有616人,洛阳有7人。
唐代状元郑颢,出生在洛阳孟津,中状元时才25岁。唐宣宗见小郑一表人才,非要招人家当女婿,棒打鸳鸯,强迫小郑和心上人分手,连哄带吓,逼着小郑迎娶万寿公主。
若非宋以后京城地位不保,洛阳的状元说不定更多。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教育资源历来与当地的政治环境、经济水平挂钩。
唐代,东都洛阳、西京长安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原考生考中进士的概率大。
北宋往后,中原战乱频繁,金军南下攻破了洛阳、开封,北方教育大受影响,而南方受战乱影响较小,教育水平后来居上。史载,北宋进士中南方人占九成多,北方有些地区甚至没有一个考生及第。
曾在洛阳编纂《资治通鉴》的北宋名臣司马光呼吁,应按各地人口比例分配录取名额,减小地域之间的人才差异。
北宋名相寇准则懒得废话,直接动手。他任主考官时,见又是南方人得了第一,深感不公,直接把排名第二的北方考生定为第一。
明洪武年间,某届科考录取了50多名进士,竟然全是南方人!北方考生联名上告南方籍主考官包庇同乡、徇私舞弊。明太祖朱元璋只得流放主考官,增录数十名北方籍进士。
此后,科考南北分卷制度确立。
洛阳“最后一个举人”不愿当官
“洛阳最后一个举人”林东郊,科考成绩是进士“三甲六十二名”。
林东郊生于1868年,书画双绝,19岁中举,清光绪年间中进士。数年后,他的老师——34岁的张青莲才中举。又过了数年,他老师的老师——73岁的张老先生才中举。
林东郊被分到皇家翰林院工作,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虽无实权,却是高级知识分子的门面,老城人尊其为“洛阳翰林”“大学士”。洛阳老城东大街的林家老宅有数百间房,在老百姓看来,秀才修到这份儿上就算飞黄腾达了。
林东郊自己未必开心。清廷曾号令翰林学士抄录《四库全书》,每人每天1000字,连抄5年,抄错一个字罚写一万字。这种工作,想想都压力巨大。
翰林学士想当官,得通过吏部选拔,先从基层干起。官员编制一个萝卜一个坑,得排队等,运气不好要坐好多年冷板凳。
状元乃“翰林院修撰”,是六品官;榜眼、探花封授“翰林院编修”,是七品芝麻官。想升职,得有贵人提携,上下打点,不能站错队,不然轻则免官重则丢命,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林东郊本有机会到外地当官,却辞官回洛了。那时,辛亥革命爆发,封建王朝颓势尽显,还是在老家著书立说自在。(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张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