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网首页 新闻 县区 百姓呼声 电子报 网站投稿 洛阳社区
  新闻 | 图片 | 洛阳

古人御寒有法宝

您当前的位置 : 洛阳网 > 新闻中心 > 洛阳 > 经典洛阳 > 河洛广记  来源: 洛阳网 2023.02.08 08:29

  这两天,洛阳迎来降温,寒意明显,天气预报说还会有雨雪大风,好在现在有取暖设施,室内暖意融融。那么,在没有空调、暖气的古代,古人怎么取暖御寒呢?一起走进我市部分博物馆,来看看古人别样的御寒法宝吧。

  保暖衣物好御寒

  衣服、鞋、帽是人们遮风挡雨、抵御寒冷的必备之物。在洛阳民俗博物馆,有风帽、虎头靴、棉袍、暖耳等御寒保暖类藏品。

湖蓝镶边印花大襟棉袍

  风帽,是对两侧及后部有帽披下垂至颈肩的帽子的统称,具有抵御严寒、遮挡风沙的功能。作为御寒之物,风帽起源极早,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常见戴着风帽的男女。至明末,风帽造型更为优美,两侧弧度柔美而有张力,仕女戴上它时仿若观音,也有“观音兜”的叫法。洛阳民俗博物馆收藏的这件风帽黄底黑边,上绣一些花草图案,还有一只黑虎。

  古人认为虎既有镇邪纳福、安眠宁神之意,又有避除灾祸、佑人健康长寿之能,因此服饰上出现虎的图案或者以虎为造型,在民间十分常见。洛阳民俗博物馆收藏的虎头靴,也属此类。这双虎头靴的里子是蓝色的,鞋面为红绸,用各色彩线做出老虎的胡须、鼻子等,惟妙惟肖,十分可爱。

民国时期绣老鼠黑绸暖耳

  暖耳,又名耳暖、耳套、护耳,是一种防寒护耳用具,由唐代耳衣演变而成。唐代边塞诗“金装腰带重,绵缝耳衣寒”,指出耳衣是一种军戎服饰。元明时期,暖耳较为盛行且多用于男子。明朝暖耳列入官服制度,是百官入朝时的一种御寒用物。清朝时,暖耳发展成为一种民间服饰品,不仅男子出行时皆喜戴,还成了女性用于保暖的装饰品。此时,暖耳的形制发生了较大变化,戴暖耳的人群也由最初的武士扩大到妇女及儿童,由最初的保暖功能发展至既具保暖功能又具装饰作用的服饰品。洛阳民俗博物馆收藏的这对暖耳,用黑绸做成,上面绣有花草纹饰。

  在洛阳民俗博物馆,还有一件大襟棉袍,整体为湖蓝色,镶黑边,绣有花草、仙鹤、鹿等纹饰。大襟即右襟,古人以右为大,故称右襟为大襟,是汉族男女的主要袍服衣襟形制。清朝末年,女式袍服下摆渐宽、衣袖加宽,领缘、衣缘及袖口喜镶宽大花边,多刺精致刺绣,两侧开衩,这些都是满汉袍服相互融合的结果。

  古人也有“小火锅”

东汉镂空铜方炉

  在洛阳博物馆,珍藏着一件东汉镂空花边铜温酒炉。这件温酒炉高14.2厘米、长18.2厘米,炉体长方形,直腹,平底,身与底均有24个长方形镂孔,四兽形足,腹底连铸一长条形出灰道,下承折沿、浅腹、平底长方形盘。炉沿上接镂空花边,上承一铜耳杯,杯呈舟形,两侧有鋬,浅腹,平底,铸工工整,装饰精美。

  这种形体小巧的器具一般用青铜铸成,分为3个部分:主体为炭炉,下部是承接炭灰的盘体,上面放置一个活动的杯。专家称其为烹炉、温炉或染炉。从结构上看,这种炉颇像现代的“小火锅”,由于现代流行的火锅就是从温鼎这类保温器具变化而来的,有学者直接就将这种温鼎称为“原始火锅”。

兽面纹铜方鼎

  在洛阳博物馆,还珍藏着一件铸造于西周时期兽面纹铜方鼎。它直腹立耳,有4条柱状足,柱状足的上部与鼎的腹部均饰有兽面纹。有没有发现“鼎”字有点像一个火锅?鼎最早是人们用于炊煮和盛放肉食的容器,商周时期,铜鼎逐渐演变成权利和地位的象征。例如,周礼中就有列鼎制度,规定天子用九鼎配八簋,诸侯用七鼎配六簋,根据身份的不同依次递减。目前发现的方鼎多是商代的,西周的方鼎存世稀少,且大多体型较小。这件西周兽面纹铜方鼎铸造精良,将青铜器的狞厉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向我们传达出一种“雄都定鼎地,势据万国尊”的崇高气势,是西周铜鼎中极为难得的一件。

错金银铜鼎

  青铜文明时代在春秋时期出现了一种特殊的装饰工艺——错金银工艺。洛阳博物馆珍藏的战国时期的错金银铜鼎就是很好的体现。它给我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非常小巧而精致,有着与前代青铜器截然不同的风貌。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出现了大量的扁圆球形、蹄形足带有楚式风格的鼎,错金银铜鼎就带有明显的楚式风格。但与常见的鼎不同的是,在这件鼎的器身前端有一个短管流,可能是用来盛放流质肉食的。

  寓教于乐消寒图

  在古代,由于受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没有专门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气象报告,因此人们通过记载冬季九九的天气变化,并与流传下的农谚相互印证,预卜来年的丰歉,一年农事的作息,都要根据这些物候现象来安排。

消寒图

  在洛阳契约文书博物馆,有一张馆藏的消寒图,这是一种传统特色浓郁的日历,为清代旧物,长宽均约为39.5厘米,图中分为9格,分别写着“拜相封候(侯)挑袍看春秋”9个大字,每一字均由9个笔画组成,且为双钩空心字。从冬至日起,每日填涂一画,九天涂一字,九九八十一日正好涂完,每字周围还有一首七言诗,共36句,内容十分丰富。每首诗的第一句也就是竖行连起来读,即为“头九初寒晚是冬,二九风寒冷气生,三九纷纷降雪霜,四九消寒日渐长,五九迎春地气温,六九河开绿水流,七九南来雁北飞,八九农人遍地忙,九九消寒安北方”。

  “数九消寒”这样的文化现象,是农业文明的产物,是农业社会生产、活动规律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与春种、夏锄、秋收、冬藏的生产性节律相适应。秋去冬来,大田农事告竣,仓廪丰足,猪羊满圈,人们就开始数九消寒,以待开春进行农事。

  北方寒冷又漫长的冬季,也是百姓最难熬的日子,农闲无事可做,人们也可通过“数九消寒”这种消遣方式,寓教于乐,熬过寒冬,盼望春天的到来。(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田中够 通讯员 葛珊 杜甲飞 席晓丹 文/图)

[ 责任编辑:马佳佳 ]
返回洛阳网首页>>
相关阅读
    经期易烦躁?这样赶走坏情绪
    经期易烦躁?这样赶走坏情绪
  • ·“首届洛阳冠脉介入研讨会暨CTO中国行走进洛阳活动”在市第一人民医院成功举办
  • ·咳嗽痰多,到底是先化痰还是先止咳?
  • ·电影里的“记忆消失”,现实中真有!
  • 花开洛城满目春 健身赏景觅野趣
    花开洛城满目春 健身赏景觅野趣
  • ·漫游东关大街 寻迹“孔子问礼”
  • ·观烂漫春花 赏河山春色
  • ·沟门村:品兴华豆腐 赏美景连连
  •  
    新闻排行
  • 同比增长6.7%!洛阳一季度进出口60.5亿元
  • 洛阳市文广旅局发布“五一”假期出游提醒
  • 孟津区:桐花烂漫 景色如画【组图】
  • 国风机甲开启洛阳文旅互动新场景
  • 老城区:老建筑变身新场景 新业态激发...
  • 千年古牡丹“安家”洛阳 吸引众多游客...
  • 徐衣显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燃气安全...
  • 西工区:樱桃红了致富路【组图】
  • 注意!沙尘天气来袭 外出请做好防护措施
  • 汉服达人“长歌”连发三个视频称赞洛阳
  • 百姓呼声
    自4月16日起,洛阳市从政坊游园暂停售票
    违规办理洛阳旅游年票行为为何屡禁不止
    精彩图片
    铁骑加紧训练 护航牡丹...
    厨师李治峰:传承不守...
    栾川县秋扒乡白岩寺村...
    增设公益服务设施 提升...
    精彩热帖

    月季接力盛开

    郁金香

    火红“热恋”

    牡丹生命钻石
    /初绽芳容观牡丹
    /四月洛阳
    /天津晓月
     
    版权声明: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79-65233520
    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豫ICP备0501746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4112012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60823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豫B2—20060064  
    网络服务:(0379)65233606 65233616 业务咨询:(0379)65233921 传真:(0379)65233529
    地址:洛阳新区开元大道218号 报业大厦22层 邮编:471023
    本站法律顾问 河南法铎律师事务所 张运超律师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9)6523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