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是国际医生节。疫情防控期间,洛阳医务工作者身穿白衣冲锋陷阵,为群众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3月30日是国际医生节。疫情防控期间,洛阳医务工作者身穿白衣冲锋陷阵,为群众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医者仁义,亘古至今。河洛名医悬壶济世、治病救人,前赴后继,代代相传,故事很多。
衙门里的“坐堂医”
洛阳街头有不少张仲景大药房。张仲景是东汉医学家,本名张机,字仲景,是咱河南老乡。
他少时读到东周名医扁鹊的故事,立志学医救人,四处拜师,精进医术。然而他出身官宦人家,按当时的惯例要走仕途。
朝廷任命张仲景为长沙太守,当了官就不可随意出入民宅,张仲景却想当医生,这咋办?为了方便百姓就医,张仲景把诊所搬进公堂,每月农历初一、十五,大开衙门接诊。
太守坐堂行医前所未有、轰动四方,各地患者排队来找张仲景看病。此后,人们把坐在药铺里给人治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
东汉末年,董卓火烧洛阳城,天灾人祸,瘟疫横行。张仲景心忧苍生,辞官行医,博采众方,穷尽毕生心血,著成《伤寒杂病论》——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
此书以辨证论治原则,概括了中医选方用药法则,收录了两三百个中药方剂,被奉为“方书之祖”。它不仅为我国中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还惠及日本、朝鲜、新加坡等国,推动了东南亚的医学进步。
书中方剂在现代卫生保健中仍发挥着巨大作用,诸如治疗肺炎的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治疗急慢性阑尾炎的大黄牡丹皮汤等,乃临床常用良方。
后世敬仰张仲景的医术和医德,尊他为“医圣”。
宫廷御医名冠京城
隋唐京城在洛阳。那时,活跃在宫廷内外的御医闪耀历史舞台,其中佼佼者要数巢元方和张文仲。
巢元方是隋代太医署一把手,医术高明,精通医理。
隋炀帝迁都洛阳后,太医署——中国最早的官办医学教育机构设在洛阳。巢元方起初在太医署当老师带徒弟,为国家培养医疗人才,人称太医博士。后来,他被任命为太医令,掌管国家医疗事务。
《开河记》里说,隋炀帝下诏开凿大运河,命官员麻叔谋总管工程。麻叔谋患了风逆病,关节疼痛,多方求医无效。隋炀帝特派巢元方为其诊治。
巢元方一把脉,说:“风入腠理,病在胸臆,整点儿嫩羊肉,掺上药蒸熟服用,马上就好!”麻叔谋谨遵医嘱,药还没吃完就痊愈了。
让巢元方留名青史的,是他带队编撰的医书《诸病源候论》——我国第一部论述疾病病因、症候的医学理论专著。
此书好比一部病理学百科全书,分析、记录了隋朝已知的各种疾病的病因、症候,有助于医者辨明病因,对症施药,行医救人。书中提到消渴病会造成身体水肿,这是我国医学史上有关糖尿病并发症的最早记载。
张文仲是唐代御医,著有《疗风气诸方》《张文仲灸经》《随身备急方》《四时常服及轻重大小诸方》等医书,影响深远。
《旧唐书》《新唐书》记载,武则天执政时期,京城推选名医,“诸医咸推文仲等三人为首”。当时,唐高宗长居洛阳,风疾发作时头晕目眩,痛苦不堪,喝什么药都没用。张文仲建议针刺头部穴位,适度放血。
针刺头部很危险,其他医生怕担责任,都不敢在皇帝头上冒这个险,张文仲却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一心只想治病救人。
果然,武则天一听要针刺皇帝,就想杀了张文仲,幸亏唐高宗求治心切制止了她。
针刺治疗之后,唐高宗神清目明。武则天很高兴,激动地给张文仲点赞:“天赐我师!”
跨界良医长寿有秘诀
唐代刘禹锡以写诗著称,被誉为“诗豪”。他的诗豪迈旷达,譬如“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连“诗魔”白居易都佩服。
鲜为人知的是,刘禹锡医术过人,药方书《传信方》就出自他手。
刘禹锡是咱洛阳老乡,为官多年,时人皆道他有宰相之才,只是他仕途不顺,屡屡被贬,且身体羸弱,病痛缠身。
所幸刘禹锡乐观豁达,生活态度积极。他利用闲暇自学医术,久病成医。亲友生了病,他基本上都能治。
他曾被派到岭南当连州(今广东清远)刺史,当地荒凉偏僻、疾病流行,他为民心忧,遂向在广西工作的同事柳宗元寻求偏方。柳宗元把在柳州收集的偏方寄给刘禹锡,刘禹锡推而广之,帮许多百姓摆脱病痛困扰。
此后,刘禹锡搜集各地偏方,编撰了药方书《传信方》,书中收录的药方都经过实践检验,疗效可靠,值得信赖。比如用槐枝丸治痔疮,用大豆、生姜治腹胀等。
由于所录药方药材易得、用法简单、疗效显著,《传信方》备受历代医家推崇,在朝鲜、日本等国也广为流传。元代后此书逐渐失传,所幸部分药方被其他医学典籍引用,保留至今。
刘禹锡晚年长居洛阳,和白居易诗酒唱和,活到了71岁,在古代可谓长寿。他的养生心得是“生疾不必太忧心,三治七养谨而慎”。
保持乐观心态,生病时别太焦虑,三分治,七分养,愿人人都能健康长寿。(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张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