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连日来,我市相关领域掀起学习贯彻《意见》的热潮。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连日来,我市相关领域掀起学习贯彻《意见》的热潮。
目前,我市石窟类文物保护单位共10处,其中,龙门石窟、水泉石窟、万佛山石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意见》为我市石窟寺保护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市文物局局长余杰表示,近年,我市围绕龙门石窟保护的宝贵经验做法,积极指导各县区科学开展石窟寺保护工作。下一步,将强化各个石窟寺管理机构的协同合作,加大科研力度,持续加大各石窟寺本体病害治理力度,充分发挥数据监测长效机制,为石窟寺长远保护提供科学基础。
《意见》出台后,我市石窟类文物保护单位相关负责人深感责任重大,大家纷纷表示,将严格按照要求,强化预防性保护和研究性修缮理念,全面提升石窟寺安全防范能力和水平,把文化遗产整理好、保护好、传播好,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石窟寺的魅力,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窟寺的经典代表,《意见》的出台,对龙门石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龙门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金乐表示,对标10项主要任务,结合龙门石窟实际工作,龙门园区党工委、管委会将妥善处理文物保护利用与旅游开发的关系,不遗余力地支持龙门石窟研究院做好石窟本体的保护研究及文化内涵挖掘工作,进一步打造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让龙门石窟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坚实阵地。
“我们要更好地把龙门石窟精美的文化遗产呈现给全世界,让全世界‘看见’这颗中华文明长河中的璀璨明珠。”龙门石窟研究院院长史家珍说,结合《意见》,龙门石窟研究院将制订龙门石窟保护总体规划,以“让文物活起来”为研究重点,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和文化传播广度,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让遗产信息回归,让文物造像回归。
史家珍介绍,目前,龙门石窟正着力建设一流的石窟三维数字化中心,以实现石窟文物数字化永久性、科学性保护,加快三维数字化成果向科技保护和展示利用方面的转化,提高文物保护、活化和展示利用水平。龙门石窟研究院将进一步完善提升龙门石窟的监测体系,实现与国家世界遗产监测总平台的完美对接,使龙门石窟走在全国世界遗产监测的前列。
“水泉石窟规模不大,但也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我正加紧学习《意见》,研究如何落实。”守护伊滨区寇店镇水泉石窟40余年的文物保护者师广耀说,近年,各级党委政府对水泉石窟的保护越来越重视,周边村民对水泉石窟的保护意识也日益增强,期待《意见》的出台让石窟寺保护利用水平显著提升,使石窟寺文化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太美了,如果没有一代代文物考古工作者的付出,这些文化遗产就看不到了!期待更多年轻人投身石窟寺保护事业。”在洛阳博物馆的“丝路华光——敦煌、云冈、龙门石窟艺术联展”现场,历史文物爱好者霍先生和同伴徜徉在风格各异的佛像前。他们认为,《意见》聚焦石窟寺考古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对石窟寺的保护将大有裨益。(记者 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