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洛阳,二十四节气如何融入人们的生活?如何让二十四节气成为新时代的城市符号?讲好二十四节气故事,为何能成为乡村振兴的抓手?昨日,本报昨日推出《二十四节气与洛阳》栏目,引发社会各界关注和思考。对此,记者通过采访相关专家和查阅资料,为您带来更多关于二十四节气与洛阳的故事。
在古代的洛阳,二十四节气如何融入人们的生活?如何让二十四节气成为新时代的城市符号?讲好二十四节气故事,为何能成为乡村振兴的抓手?昨日,本报昨日推出《二十四节气与洛阳》栏目,引发社会各界关注和思考。对此,记者通过采访相关专家和查阅资料,为您带来更多关于二十四节气与洛阳的故事。(>>>相关新闻)
一、隋唐时期洛阳人的生活,与二十四节气息息相关
昨日,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市著名民俗学家刘百灵拿出一本《洛阳市志》,翻开其中他主编的《民俗志》,里面专门用了一章来讲述洛阳的“岁时节日”。刘百灵从1990年到市民俗博物馆工作直到退休后,一直在研究洛阳的民俗文化,尤其是二十四节气与洛阳的联系。针对二十四节气的每一个节气他都写过文章,而且每到一个节气,他一定会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布一篇和这个节气相关的文章。
刘百灵说,春秋时期洛阳已经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农事节气的名称。到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已基本定型,成为指导人们生活,尤其是农业生产的气候表,同时,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农谚、俗语、俚歌也应运而生,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风俗通史·隋唐五代卷》就记述了不少隋唐时期洛阳与二十四节气的故事。例如在隋唐时期的洛阳,寒食节煮杨花粥、冬至煎饧彩珠等,可见当时的节日食品已经非常丰富。据说在洛阳阊阖门外有一处食肆,人称张手羹家,“水产陆贩,随需而供。每节则专卖一物,遍京辐辏,号曰浇店”。意思是说这家食店每到一个节日就会专门推出一款“定制”食物,例如“元阳脔(luán)(元日)”“冬凌粥(寒食)”“宜盘(冬至)”“萱草面(腊日)”等,足见古人对节气时令的重视。
唐人重视节气,还可以从政府对假期的安排上体现出来。以盛唐为例,政府规定冬至休假7天,寒食与清明休假4天,夏至休假3天,立春、春分、立秋、秋分、立夏、立冬等各休假1天。除此之外,政府承认的正式节日假期还有47天之多,唐人假日生活之丰富可想而知。
寒食与清明,是隋唐五代节日中民俗活动最丰富的节日。因为寒食节一般在清明节前一两天,所以唐朝人一般将这两个节日合在一起过,杜甫描写清明节的诗中有“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讲的就是民间清明钻取新火的习俗。另外,这天古人还会雕镂鸡蛋,大家拿着精心雕镂的彩蛋互相馈赠,较胜斗赢。元稹的诗句“红染桃花雪压梨,玲珑鸡子斗赢时”,讲的就是民间斗彩蛋的风俗。
二、小满不仅是一个节气,还是很多人记忆里的“小满会”
“二十四节气不仅反映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还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刘百灵说,以豫西地区很多村庄都有的“小满会”为例,直到20世纪80年代还风靡一时。
刘百灵的老家在如今的洛龙区科技园街道办事处后河村,他说自己小时候就赶过村里的“小满会”。他打开《魏西村志》说,原来的洛龙区古城乡魏西村已经征迁,村民大部分搬进了龙富小区,但在这本村志中,详细记录了该村“小满会”的故事。书里提到20世纪50年代村子在收麦前有“小满会”,“小满会”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叫喊声、锣鼓声不绝于耳。逢会时,日用百货、农具从东寨门摆到西寨门,一街两行,应有尽有。
“‘小满会’是豫西一些村庄一年一度的会,这个会十分重要,至今一些村庄还保留着,而且它的形成并不是偶然的。”刘百灵说。
这要从小满这个节气说起。这个如今很多人并不熟悉的节气,在农耕时期却非常重要。小满节气,各种农作物进入快速生长期,“小麦扬花,谷子该锄”,农人要做好收麦的准备工作,如买桑杈、扫帚等,因为下一个节气就是芒种,也就到了收割小麦的关键期。
“小满天赶天”,就是说小满节气,农民非常繁忙,因为这时候春播已经结束,即将进入“三夏”大忙期,全家都要动员起来,即使在外打工的人员也得回来,做好夏收前的一切准备工作。旧时人们多于小满这天进庙上香祈求丰收,因而形成各种庙会。
栾川县保留了二十四节气的很多遗址、民俗等,例如庙子镇的“小满会”,在20世纪60年代时影响了豫西地区各县,还留下了“叉耙、扫帚、扬场锨,‘小满会’上都要添”的民谚。在庙子镇为期3天的“小满会”上,叉耙、扫帚、扬场锨等用于麦收的农具应有尽有,俨然成了农具交流会。
三、讲二十四节气的故事,就是讲中国时间和生态文明的故事
刘百灵说,二十四节气流传数千年,在当今社会,虽然很多节气已不能再像过去一样指导人们的生活实践,但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二十四节气已经深深融入民族的血液。他建议不仅要深入挖掘二十四节气与洛阳的故事,还要在城市里增加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地标建筑等,例如建设二十四节气文化广场、制作相关雕塑和诗词碑刻、开发相关文创产品、编纂相关书籍等,让二十四节气在新时代融入人们的生活。
“讲二十四节气的故事,就是讲中国时间和生态文明故事,也就是讲好中国故事。”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级工程师姚江波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二十四节气的研究工作。她认为,如今全球都在说大数据,二十四节气就是我们的祖先根据气象地理情况总结出来的文明大数据。二十四节气影响和指导了我们几千年,到今天依然存在,因此可以称之为典型的中国时间。
姚江波认为,有品质的美好生活就是按照节气来过的生活。例如在《红楼梦》中,妙玉泡茶用的雨水和雪水,以及雨前茶、明前茶等,都足以说明真正精致的生活就是按照节气来过的。我国从2018年起将每年秋分设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包括将清明节作为法定节假日等,都说明节气不仅是农耕文明的产物,也是生态文明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尊崇的文化自信。
姚江波建议,洛阳可以打造“节气城市”,以非遗节气为文化自信,讲好生态文明建设里的黄河故事;也可以通过保留和传承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民风民俗,带动乡村旅游,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旅游产品,同时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洛阳晚报首席记者 李砺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