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绿松石龙形器出土于宫殿区的3号宫殿基址的贵族墓,放置于墓主人的右臂之上,呈拥揽状,一铜铃置于龙身之上。龙身长约65厘米,巨头蜷尾,龙身曲伏有致,由2000余片各种形状的绿松石片组合而成,每片绿松石大小仅有0.2厘米至0.9厘米,厚度仅0.1厘米。
绿松石龙形器
文物名称:绿松石龙形器
文物年代:夏
出土时间:2002年
出土地点: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
文物简介:
该绿松石龙形器出土于宫殿区的3号宫殿基址的贵族墓,放置于墓主人的右臂之上,呈拥揽状,一铜铃置于龙身之上。龙身长约65厘米,巨头蜷尾,龙身曲伏有致,由2000余片各种形状的绿松石片组合而成,每片绿松石大小仅有0.2厘米至0.9厘米,厚度仅0.1厘米。
龙头隆起于托座上,呈浅浮雕状,吻部略微突出,以三节实心半圆形的青、白玉柱组成额面中脊和鼻梁,眼睛呈梭形,轮廓线富有动感,以顶面弧凸的圆饼形白玉为睛。
龙身略呈波状曲伏,中部出脊,绿松石片组成菱形主纹象征麟片,分布于全身,龙尾呈圆弧隆起,非常逼真,若游动状,跃然欲生。
据介绍,这件绿松石龙用工之巨、体量之大、制作之精之巧、用绿松石片之多,在目前所见中国早期龙形象文物中是独一无二的,堪称国宝。该文物的出土,也引 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有的学者认为,这件绿松石龙的出土为中华民族的龙图腾找到了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是真正的“中国龙”。
形象罕见极具价值
2002年春,在清理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宫殿南院的一座墓葬时,考古工作者发现了这件绿松石龙形器——长约65厘米,由2000余片形状各异、又细又小的绿松石片粘嵌而成,其中,最小的绿松石片直径仅0.2厘米,厚度约0.1厘米。龙形器的龙头呈扁圆形,并伸出许多条龙须或鬓,吻部微突出,额面中脊鼻梁明显,梭形眼眶对称。龙身略弯曲,中部脊线向两侧下斜,全身布满菱形鳞纹,尾尖内蜷。在龙形器尾端不远处,还有一个绿松石条形饰,与“龙体”近乎垂直。
与今人喜金好玉不同,夏商时期,绿松石一直被人们视为宝石,多为贵族所使用。因此,凡出土有绿松石饰物的墓葬,多是等级很高的墓葬。“在绿松石龙出土之前,二里头遗址曾出土了3件镶嵌有绿松石的铜牌饰,色彩绚丽、制作精美,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轰动。”市博物馆保管部主任张玉芳说,这件绿松石龙形器宛若一条游龙,在早期龙形器中十分罕见,是当之无愧的“超级国宝”,被命名为“中国龙”。
张玉芳说,洛阳地处“天下之中”,是最早“中国”的发源地。这件绿松石龙形器用工之巨、制作之精、体量之大,在中国早期龙形象文物中十分罕见,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与科学价值。
华夏图腾正统根源
传说中,龙是神异灵物,变化莫测,善兴云雨,滋润万物,后成为皇权的重要象征。据有关专家考证,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经夏商周三代,至秦汉时期基本成形。《礼记·礼运》称:“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在距今3000多年的商周时期,龙形纹在玉器、青铜器上更是随处可见。“在神秘莫测的自然界面前,以龙为图腾来崇拜,具有融合、凝聚的纽带作用,蕴涵了先民们的美好愿景和追求。”张玉芳说,“龙”成为华夏民族共同的精神象征。
二里头遗址是目前国内学术界公认的夏代都城遗址,素有“华夏第一都”之称。而这件在此出土的如此完整的龙形器说明,早在夏代,先民们就已经把“龙”作为图腾来崇拜。
“它的发现,为华夏民族的龙图腾崇拜找到了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张玉芳说,日本学者认为这件大型绿松石龙形器可能是象征权力的“龙杖”。而该件龙形器的主人,不是当时的“王”或王室成员,就是负责主持夏王朝图腾神物祭祀的“御龙氏”。
这件龙形器的用途到底是什么?其主人又是什么身份?这仍是一个待解之谜。
相关链接
龙——中华民族的共同图腾
龙,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灵异神物,虎须鬣(liè,马、狮子等颈上的长毛)尾,身长若蛇,有鳞若鱼,有角仿鹿,有爪似鹰,能走,能飞,能涉水,能大能小,能隐能现,能翻江倒海、吞风吐雾、兴云降雨。封建时代,龙是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和帝王的东西,如龙颜、龙廷、龙袍等。
关于龙的起源,在经历了长期的研究和考证后,人们基本达成了共识:龙是多种动物的综合体,是原始社会形成的一种图腾崇拜的标志。元代以前,传说中的“龙”基本上都是三爪龙,明代流行四爪龙,清代则五爪龙为多。
目前,我国考古发现的“龙”,除了绿松石龙形器外,还有距今约8000年的辽宁阜新石塑巨龙、距今约7000年的蒙古敖汉旗陶器龙纹、距今约6000年的河南濮阳用蚌壳摆塑的龙虎图案以及距今约5000年至6500年的内蒙古赤峰卷曲碧玉龙。 (记者 姜春晖 见习记者 肖依斐 通讯员 王美粉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