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骄阳似火,但在位于瀍河区郑州铁路局洛阳机务段院内的“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前来参观学习的党员干部络绎不绝、热情高涨。展厅中,每一批前来参观学习的党员干部都会伫立在共产党员游天洋的半身雕塑前,听讲解员详细讲解他的故事。
纪念馆展出的游天洋追悼会现场照片
2 擎起火炬>成立首个工人活动组织
洛阳的工人运动是由铁路工人率先发起的。在这个过程中,游天洋等进步分子成了“擎起火炬”的先行者。
纪念馆的西二展厅内,存放着一张张清政府和民国政府发行的债券。通过这些债券,比利时、法国、荷兰等国疯狂夺取了中国的路权、矿权等各项利益。其中,铁路工人沦为帝国主义攫取中国利益的牺牲品。
据罗章龙《椿园载记》记载,当时,铁路工人全年需要工作341至353天,每天需要劳动10至17个小时,而每月的劳动报酬与外籍员工相差百倍以上。
纪念馆解说员张海燕说:“按当时的物价计算,铁路工人拼死拼活、流血流汗挣来的工资,只能买一石米,根本不够养家糊口。”
为了修建陇海铁路汴洛段,法国、比利时两国在洛阳修建了洛阳工务段修理厂(俗称东厂)和洛阳机车修理厂(俗称西厂)。洛阳成了当时陇海铁路沿线铁路工人最为集中的地方。
1921年11月5日,游天洋与白眉珊等先进分子一起,在洛阳成立了洛阳铁路工人的第一个群众组织——洛阳陇海路同人俱乐部。
俱乐部成立后,帝国主义分子和反动派对此又恨又怕,并为铁路工人规定了严格的上下班制度:在工厂门口设有两个牌箱,每日上班前,鸣笛三声,若工人拿不到工牌,则按旷工计算,要扣一天半工资。
1921年11月17日,洛阳西厂专管工人挂牌的比利时人狄孟故意于第二声笛音落下之后,就锁上工牌箱、紧闭大门。此时,厂门口聚集了许多等待进厂的工人,拥挤着上前拿工牌,狄孟肆意殴打工人,使工人马玉田被打得“面部是伤,头破血流”。
看到工友受伤,工人们极为愤慨,狄孟蛮横无理地宣布将为首的20余人开除。这件“西厂挂牌事件”成为引发陇海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导火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