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代洛阳,天津桥乃交通要道,人们来来往往经过此桥,总能有些奇特的见闻。今天就翻翻《太平广记》,说说天津桥上遇奇人的三个小故事。
在唐代洛阳,天津桥乃交通要道,人们来来往往经过此桥,总能有些奇特的见闻。今天就翻翻《太平广记》,说说天津桥上遇奇人的三个小故事。
唐玄宗天宝末年,术士钱知微曾到洛阳,在天津桥头算卦挣钱,标价为一卦十匹帛。十天过去,无人问津。一天,有个贵公子心想此人必有特异之处,便叫人拿来十匹帛找他算卦。
钱知微用蓍草排成卦象,抬头问他:“我占一卦可预知一生吉凶,您为什么当儿戏呢?”公子说:“我算的事很要紧,先生莫非误解了?”钱知微也不点破,只是编了个顺口溜:“两头点土,中心虚悬。人足踏跋,不肯下钱。”这位公子来问卦的本意,竟然是想以卖天津桥来骗骗他,试试他。钱知微一下就算出来了,他编的顺口溜其实是一道谜语,谜底正是“桥”。
唐代宗大历年间,常有一个乞儿在天津桥头讨钱。乞儿无手,却能用右脚夹笔抄经。下笔之前,他总会再三将笔向上抛起一尺多高,每次都能用脚接住。乞儿写的是标准楷书,比很多看客手写的还好。那段日子,这也是天津桥头一景。
另一个故事发生在唐宪宗时期,中书令裴度未发迹时寓居洛阳,曾骑着一匹跛脚驴入皇城,途中经过天津桥。当时,有两位老人正靠在桥柱上议论:“蔡州用兵日久,不知何时才能平定。”看见裴度上桥,二人惊愕不已。裴度的仆人背着书囊跟在后面,听见老人说:“看来平定蔡州,须待此人为将!”后来,听见仆人转述的话,裴度不以为意道:“他们是见我潦倒,戏弄我罢了。”那年秋天,裴度果然乡试中举,次年进士及第,步入仕途。元和九年(公元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病死,其子吴元济自领军务,纵兵焚掠舞阳、叶县等,威胁洛阳。朝堂上,多数人主和,只有裴度主动请缨,要求带兵“平荡妖孽”。唐宪宗任命他为淮西节度使,仅两个月后,他就平定了淮西叛乱。天津桥上二位老者的预言成了真,而裴度之所以极力主战,说不定也是因为这预言带给他的心理暗示。(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杨文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