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孟津区送庄镇十里村,水果大棚鳞次栉比。
在洛阳合汕生态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蓝莓西瓜套种大棚,藤蔓沿着牵引绳向上攀爬,袖珍西瓜垂挂叶片间,撑起一片蓬勃生长的绿意。沿着西瓜藤往下看,藤根竟扎在花生壳、椰糠、泥炭等基质中。
“种瓜不用土,靠‘喝’营养液长大,动动手指就把农活干了。”言语间,企业负责人宫世荣轻点屏幕,营养液沿着细管蜿蜒穿梭、汩汩流出,精准渗入每一个白色基质袋。
孟津送庄,远近闻名的果蔬之乡。尤其是以优质西瓜种质资源为依托,当地集聚一批西瓜种植技术创新的“众创空间”,推动种植效益在技术迭代中节节攀升。悬挂式无土栽培西瓜,便是又一新技术代表。
大学农业技术专业出身,又在农技企业取经多年,长年摸爬滚打,让宫世荣深谙现代农业转型逻辑。“大田西瓜卖到一两块一斤仍无人问津时,温室小吊瓜10块一斤依旧供不应求。“一冷一热”背后,便是科技赋能带来的巨变。”说起拥抱新技术的初衷,宫世荣感触颇深。
然而,无土栽培技术虽已在草莓、西红柿等作物种植中有了较成功的经验,但把该技术引入西瓜种植中进行试验示范,行业还缺乏成熟的成套技术方案。试验期间,很多技术难题国内同行都没有遇到过,宫世荣就到国内外学术网站看文献资料,硬是一点点“啃”了下来。
“每产出一百公斤西瓜,氮磷钾分别需要0.46千克、0.34千克、0.4千克。按照这种氮磷钾比例调配营养液,培养出来的西瓜品质最好,肥料浪费最少。”眼下,对于精确到百分之一的营养液控制,宫世荣早已熟稔于心。根据西瓜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宫世荣从剂量、成分等方面精准控制营养液的供给,让西瓜口感更香甜、果肉更紧实、含糖量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