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去洛阳博物馆,听到讲解员在给游客讲“道路以目”,我们也来复习一遍吧。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路上相见,以目示意,不敢交谈,多表示政治黑暗暴虐,出自《国语·召(音同哨)公谏厉王弭谤》。
前不久去洛阳博物馆,听到讲解员在给游客讲“道路以目”,我们也来复习一遍吧。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路上相见,以目示意,不敢交谈,多表示政治黑暗暴虐,出自《国语·召(音同哨)公谏厉王弭谤》。
周厉王是西周第十代君主,贪图财利,任用荣夷公,实行“专利”,垄断山泽物产,并命令卫巫监视“国人”,杀死议论他的人,最终引起反抗。召公(召伯虎)见国人“道路以目”,便来劝谏周厉王。
西周、春秋时,居住在国都的人通称“国人”。周厉王施行暴政,国人怨声载道,召公劝谏:“老百姓都受不了啦!您再不改改,出了乱子可不好收拾。”周厉王一听恼了,不仅不改,还变本加厉。他找到一个卫国的巫师,监视批评他的人,报告他之后就处死。从此国人不敢在公开场合交谈,路上碰见熟人,使个眼色就算打招呼了。
周厉王颇为得意,告诉召公:“你看,我平息了人们的批评,他们不敢说话了。”召公说:“你这是堵住了他们的嘴!堵住民众的嘴,比堵塞河流还要可怕。河流若被堵住而决口,伤害的人一定很多,民众也是如此。因此,治理河道的人要排除堵塞,让水流畅通;治理民众的人要开放言路,让他们发表议论。”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如此振聋发聩的话,周厉王听了竟无动于衷。召公继续劝道:“民众有嘴,就好比大地有山川,原野有沃土,衣食、财富由此而生。让百姓把话都讲出来,借以反映政事的好坏,方可行好事而防坏事,使衣食富足,财源旺盛。百姓心中有所思虑,自然就会说出来,怎可强行阻止?堵住百姓的嘴,又能支撑多久?”召公唠唠叨叨了半天,还讲了天子处理政事应该这样,应该那样,可是,说了等于白说,周厉王全当耳旁风。
三年后,也就是公元前841年,国人忍无可忍,发动大规模暴动,厉王逃奔彘(今山西霍州),最后死在了那里。(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杨文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