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讲古人温室种菜,从汉至唐屡遭禁止,为何?人还住不起暖房呢,竟然温室种菜,皇帝都不忍心下口!今天咱就说说,古人如何取暖。
上篇讲古人温室种菜,从汉至唐屡遭禁止,为何?人还住不起暖房呢,竟然温室种菜,皇帝都不忍心下口!今天咱就说说,古人如何取暖。
烧地卧土
某天扫了一眼电视剧《东宫》,看到一个有趣的细节:落难公主发烧,烧得迷迷糊糊,梦中频频喊冷。侠客架起柴火,把火烧旺,再移除火堆,将公主挪到烧过的土地上。
这种取暖方式,可谓现代火炕、地暖的“老祖宗”,古人称“烧地眠,炙地卧”,也作烧地卧土。
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宋平公跟前有个寺人(宦官)叫柳,颇为受宠。宋平公的儿子公子佐讨厌柳,想杀了他。
公元前532年冬天,宋平公去世,公子佐继位,是为宋元公。宋元公为父守孝,按礼应“寝苫枕草”。
宋国国都在今商丘,不像洛阳这么多山,冬天气温略微高一点,即便如此,腊月里坐卧在地,就垫点儿草,估计也不好受。
柳是个有心人,每天用炭火将宋元公坐卧之处烤得暖暖的,并在宋元公到达之前将炭火移除。宋元公身体暖了,心也暖了。这样暖心的寺人柳,哪舍得杀?继续宠吧。
北方大炕
如果在屋子里持续使用烧地卧土的法子取暖,就要垒炕了,炕是什么时候有的呢?
西汉刘向在《新序》中称,卫灵公穿狐裘,坐熊席,内室有灶,所以不冷。可见春秋时期生活条件不太好,尊贵如国君也不过是在内室烧灶取暖罢了。
到了汉代,皇后住上了椒房殿。椒房殿的墙壁涂有以花椒为原料的保温层,暖和,但极昂贵。西晋京师洛阳,石崇跟王恺斗富,石崇就用花椒涂墙,奢侈之名传千载。
以上人物非富即贵,他们有没有睡过炕?民国文学家徐珂在《清稗类钞》中梳理过炕的历史,发现唐以前的史料中提到冬季取暖问题,有灶有炉有暖房,却没有炕;到了唐宋时期,史书中才出现关于炕的记载,比如高丽人“冬月皆作长坑(炕),下燃煴火以取暖”,女真族“环屋为土床,炽火其下,寝食起居其上,谓之炕”,金朝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还曾在炕上举办国宴,召集诸酋长共食。上篇我们讲唐代有官员命百姓在炕上种菜,以备进献,讨好唐太宗,也算旁证。
徐珂在书中称,清代“北方居民,室中皆有大炕”,这炕由土混着砖石砌成,幅宽五六尺,三面连墙,紧依南窗以取光;前通坎道,烧炭取暖。贫苦人家还在炕旁垒灶,做饭兼取暖,男女老幼都聚在炕上——虽贫穷,但一家人聚在一起,热热闹闹,也不失为一种幸福!
前两年,考古人员在河北邯郸赵窑遗址发现商代火炕,可见古人使用火炕由来已久,也许那时的火炕另有其名。
宫廷地暖
如果火炕足够大,大到充满整个家,那不就成地暖了?如今不少人家用上了地暖,这可是明清时期帝王才能享受的。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周乾写过一篇文章,专门介绍故宫里的古代皇家地暖,说与现代人采用的水地暖或电地暖不同,故宫里的地暖采用室外烧火、加热室内地砖的供热方式,俗称火地或暖地。难怪乾隆皇帝会写“人苦冬日短,我爱冬夜长”,他家冬天连地板都是热乎的,搁谁谁不爱?
紫禁城冬天烧炭取暖,御用红箩炭,明代宦官刘若愚在《酌中志》中介绍,此炭由易州(今河北易县)一带山中硬木烧成,运至红箩厂,按尺寸锯截,编小圆荆筐,用红土刷筐而盛之,故名曰“红箩炭”,每根长尺许、直径二三寸,“气暖而耐久,灰白而不爆”。周乾说,炭灰还被宫人收集起来,垫马桶、便盆。
看到这儿,您会不会想起白居易那首《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驾车到京城卖炭,谁知遇上出宫采购的宦官,“一车炭,千余斤”,就换了“半匹红纱一丈绫”。
此诗为白居易讽刺唐朝宫市所作,唐德宗贞元末年,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买物,口称“宫市”,实为掠夺。诗豪刘禹锡参与的永贞革新,其中一项重要改革就是“罢宫市”。
富人烧炭,穷人烧柴,守着矿山的就烧煤。南宋人朱弁(音同变)曾作为中原使臣出使金朝,被金人扣留北方十六年。他在《炕寝三十韵》一诗中写道:“御冬貂裘弊,一炕且跧(音同全)伏。西山石为薪,黝色惊射目。方炽绝可迩,将尽还自续。飞飞涌玄云,焰焰积红玉。”能当柴烧的黑石头,说的正是煤。(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杨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