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称赞刘禹锡:把苦难踩在脚下的样子真帅!要是拍一部励志古装剧,该选怎样的演员演他?建议导演选一个“体貌丰伟”的帅哥,也建议编剧把“枕上题诗”的浪漫故事写进去。
有人称赞刘禹锡:把苦难踩在脚下的样子真帅!要是拍一部励志古装剧,该选怎样的演员演他?建议导演选一个“体貌丰伟”的帅哥,也建议编剧把“枕上题诗”的浪漫故事写进去。
帅哥刘郎,体貌丰伟
史书没提刘禹锡的长相,但他应该很帅。
罗贯中在《五代秘史》中说,黄巢中了武状元,面圣时,他往前一站,“身长一丈,膀阔三停,面如金纸,眉横一字,牙排二齿,鼻生三窍”,吓得唐僖宗“魂不护体,半晌方定”。唐僖宗大怒,“将黄巢革退不用”。
如此以貌取人,唐僖宗也太任性了吧?那倒也不是,《新唐书·选举志》记载了唐代科举“择人之法”:“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辩正;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面试就要看颜值。
刘禹锡“三登文科”,都是凭真本事考上的,这上头每一条他都符合,不然怎么入得了天子的眼,还被分配到东宫当了太子校书?
您再品品他的诗,“尽是刘郎去后栽”“前度刘郎今又来”——何晏皮肤白,人称傅粉何郎;潘安长得帅,又称檀郎,刘禹锡大大方方自称刘郎,可见底气十足。
如今流行一句话:“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刘禹锡出生时,母亲卢氏40多岁,夫妻俩可算老来得子,而且是独子。这孩子长得好,有才,又得到父母满满的爱,打小就形成了让他受益一生的好心态。
春夜酒会,枕上题诗
太子校书为储君服务,官职虽小,却大有前途。岂料刘禹锡上任第二年,父亲就在扬州病逝,他离职丁忧,因此拐上了仕途的“岔路”。
守丧期满,他收到淮南节度使(治扬州)杜佑的邀请,到其幕下任掌书记,替杜佑撰写各种表状、文书。刘禹锡诗文俱佳,深受杜佑赏识。也在此时,他结识了一些很聊得来的诗友。
公元801年,一个春夜,刘禹锡与诗人李益、张登、段平仲等几人在扬州某水馆宴饮。
古装电视剧里常见燃香计时的场景,其实蜡烛也有计时功能。南北朝时有一群文人玩刻烛赋诗,“顿烧一寸烛,而成四韵诗”,诗才敏捷,传为佳话。
那天夜里,刘禹锡和他的诗友们也刻烛赋诗,对酒联句,超时罚酒。夜深了,“群公沾醉纷然就枕”。刘禹锡写诗多,罚酒少,众人皆醉他独醒。
那时的人多枕瓷枕,枕上是个题诗留言的好地方。刘禹锡提笔在段平仲的枕上题诗道:“寂寂独看金烬落,纷纷只见玉山颓。自羞不是高阳侣,一夜星星骑马回。”历史上有不少枕上名作,刘禹锡这首《扬州春夜同会水馆夜艾独醒》便是其一。
烬是灯花;夜艾即夜深;星星又作惺惺,义同醒醒,是说刘禹锡一夜清醒,骑马而归。魏晋名士嵇康喝醉时“若玉山之将崩”,刘禹锡用“玉山颓”形容诸公,他们醒来看了一定很高兴。
野史传闻,可别当真
时光荏苒,转眼过去25年。其间,刘禹锡经历了23年在“巴山楚水凄凉地”的贬谪生涯。公元826年,他再次在扬州与诗友宴饮,写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送给白居易。
此外,有人又给刘禹锡编了一个酒后赋诗的故事,最早见于晚唐孟启的《本事诗》:“刘尚书禹锡罢和州,为主客郎中、集贤学士。李司空罢镇在京,慕刘名,尝邀至第中,厚设饮馔。酒酣,命妙妓歌以送之。刘于席上赋诗曰:‘萎鬌梳头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李因以妓赠之。”
酒酣之际,刘禹锡对眼前的奢靡场景感慨万千,李司空却视之如常,还很大方地将歌妓送给了刘禹锡。一首诗换一名歌妓,还造出个成语“司空见惯”。
然而,这故事是真的吗?李司空是谁,孟启并未点明,《太平广记》却指明其为《悯农》的作者李绅。别逗了,李绅一生都没加过“司空”的头衔,正史中也没有关于李绅生活奢侈的记载。
这首诗还有一个版本:“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寻常事,断尽苏州刺史肠。”野史也有说是韦应物所写,他也做过苏州刺史。
据卞孝萱《刘禹锡年谱》中称,公元833年,62岁的刘禹锡在苏州刺史任上,当年闰七月,李绅到南方做官,由洛阳赴任所,经过苏州,与刘禹锡相会。史料只言片语,并未记载二人有宴饮之事,上述故事或许一开始就是杜撰,继而以讹传讹,以致各种版本张冠李戴,漏洞百出。咱记住成语“司空见惯”就成,这事儿嘛,莫当真!(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杨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