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漆树伤口流出的树脂。髹(xiū),以漆漆物之意。
擦漆茶杯
“百里千刀一斤漆”
漆树,是漆器制作的原料来源。据史书记载,古代洛阳盛产野生漆树,其多生长在西南部的伏牛山系一带。如今,在栾川的山林里,就有野生漆树散布。
漆器珍贵,首先在于原料难得。“漆树一般都生长在不易攀爬的山上,对环境不熟悉的人很难找到。”肖冷妹说,割漆只能在每年的七八月份进行,三伏天最好。割漆人凌晨进山,要赶在太阳升起前完成切割,否则漆液很难流出,“割漆讲究技法,刀口深了浅了都不行,更不能补刀,否则要么收不到漆,要么漆容易从侧面流出,收集不到容器里”。
通常,三十年左右的漆树一次能割七八刀,十年左右的只能割两三刀,且一棵漆树七天只能割一次,每年只能割七次。当年割完,要到三年之后才能再开刀割,给漆树留有休养生息的时间,“不仅伏天上山爬树割漆极其困难,一棵漆树一年也只能割半斤左右生漆,于是便有了‘百里千刀一斤漆’的说法”。
从小就生活在大山里,肖冷妹对漆树并不陌生。“民间把漆树叫作‘咬人树’,如果不小心碰到它的汁液,皮肤就会出现灼热、肿胀、奇痒难忍等过敏症状。”她说,也正因如此,很多人对大漆避之唯恐不及。
去年夏天,在栾川一位老割漆匠的帮助下,肖冷妹和老公忙活近两个月共收割了12斤生漆。她一点点将生漆过滤杂质后密封放置,并在三伏天太阳光线最强的时候,取出一部分放在阳光下暴晒,不停搅拌了4个小时熬制成熟漆,才最终完成了原料的准备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