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自古以来,人逐水而居,水源的充沛与枯竭,往往决定了一个城市的兴衰。
伊河湿地龙门古韵段(资料图片)
两手发力 服务发展
迈进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对水资源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我们既要把政府该管的事情管好、管严、管到位,又要善用、会用、用好市场机制,增强水利发展生机活力。
去年以来,在黄河战略的引领下,洛阳坚持走以创新引领发展之路,聚集创新资源,壮大风口产业,宁德时代等一批龙头企业在洛布局,呼南高铁焦洛平段、抽水蓄能电站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
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离不开水利支撑。前不久,在市委第四巡察组指导下,全市水利系统出台“3+5+N”助力产业发展服务举措,通过健全组织领导、专班服务、定期研判等三项机制,实施建设项目涉水政务服务事项审批改革、开发区涉水事项区域评估等五项举措,建立宁德时代、洛阳石化百万吨乙烯、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等“N”个专班,凝心聚力助力高质量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水资源是硬约束。”市水利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聚焦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让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着力走好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明显改善的集约节约发展之路。(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白云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