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医改作为一项民生大事,布局优质医疗资源,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持续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让群众可以就近看、少花钱、看得好,以健康“红利”惠及千家万户。
看病买药少花钱 医改“红利”惠民生
近日,47岁的市民高爱凤带父亲去医院就诊,听说可以使用职工医保门诊共济,高爱凤只用短短几分钟就将父亲的信息绑定到了自己的账户上。“老人看病、买药费用从我的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扣除,以后老人看病也方便了。”高爱凤为这项政策点赞。
今年,我市医疗保障部门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建立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积极探索推进长期护理险、配合推进“惠民保”等重点工作,逐步提高参保人待遇。这些,都是我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统筹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的缩影。
记者从市卫健委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医改成效明显,目前已实现全市范围县、乡、村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零差率销售全覆盖,城市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9个县区全部建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建设35家县级医院分院,中心集镇卫生院水平逐步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更便捷;县域综合医改成效明显,宜阳县依托新农合积极探索基本医疗服务的综合支付制度改革,曾被国务院医改办作为医改重大典型经验向全国发布。汝阳县“互联网+健康扶贫”案例被评为河南省医改典型案例,获“2020年全球减贫最佳案例”,探索完善县乡村一体化公益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入选“中国改革2021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名单。
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为居民健康“兜底”
今年50岁的吴磊是中油一建公司后勤工作人员。两年前,他突然得了一种叫“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疾病,浑身瘫软无力。“我长年身强体壮,谁能想到会突然生这一场大病,治疗费花了20多万元。在急需用钱时,市总工会和单位工会送来几万元的资助保障,太感谢了!”吴磊说,这两年,在各级工会帮扶下,他的身体状况有所好转,单位还给他调整了岗位,“以前对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并不了解,有了这次经历,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工会组织对职工的关怀”。
记者从市总工会了解到,吴磊所享受到的救助正是我市医疗互助保障项目。今年8月,市总工会还印发《洛阳市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实施细则(试行)》,进一步明确,职工医疗互助保障项目包括住院保障和门诊重疾保障两部分,在医保政策范围内个人承担的费用,每人年度累计最高可给付10万元保障金,补助比例最高可达90%。这些举措加大了职工医疗救助力度,减轻了职工因病住院治疗经济负担,进一步提升了广大职工获得感、幸福感,同时助力我市健全多层次医疗互助体系。(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王博东 通讯员 刘晓霏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