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网首页 新闻 县区 百姓呼声 电子报 网站投稿 洛阳社区
  新闻 | 图片 | 洛阳

夏人与龙

您当前的位置 : 洛阳网 > 新闻中心 > 洛阳 > 经典洛阳 > 河洛广记  来源: 洛阳网 2022.09.06 08:32

  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因年代久远,夏文化还带着些神秘色彩,今天人们想看清它并不容易。

  比如,古语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夏人为何祀龙、如何征战,九鼎、牙璋究竟有什么作用?也许当你来到洛阳夏都二里头遗址,很多问题就有了答案。

  华夏族与夏王朝

  今天,我们自称华夏儿女、炎黄子孙,也称龙的传人。洛阳夏都二里头遗址出土有绿松石龙形器,被视为“超级国宝”。事实上,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人祀龙的传统由来已久。

  最近,网络上有一首诗很火,题目叫《你要写洛阳,就不能只写洛阳》。为何这么说?因为“洛阳”二字蕴含的内容太丰富了:“要写夏商周汉,魏晋隋唐。写文明的源流,华夏的滥觞。写盛世的荣光,也写乱世的悲凉……”同样,如果我们要说夏,就不能只说夏。

  那说什么呢?先说华夏吧。

  “华夏”并称,最早出现在《尚书》的《周书·武成》一篇中:“华夏蛮貊(音同沫),罔不率俾。”意思是说,周武王伐纣时,无论中原地区还是四方偏远地区的部族,都对其表示顺从。

  在先秦典籍中,华夏指中原地区,华和夏有时也可以通用。如《左传》中记载有孔子的名言:“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就是说华夏以外的人不要图谋中原。

  洛阳是夏王朝的都城所在地,被称为最早的“中国”,也是华夏族形成的地方。如东汉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华,荣也。夏,中国之人也。”

  当然,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华夏一词的含义也在不断扩展。唐代时,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后来《辞海》中则解释为:“中国古称华夏。”

  华夏族的形成与夏王朝有关,而华夏族以龙为图腾,则可以追溯到人文始祖伏羲。

  伏羲又称太昊、太皞等,形象为人首蛇身。传说中,龙入地则为蛇,蛇升天则成龙,《左传》中又记载:“太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这说明伏羲本身就与龙或龙星纪时有关。

  龙星纪时是一种原始历法,即通过观测龙星的运行方位来指导农时。古人称“禹建寅,宗伏羲”,夏王朝同样使用龙星纪时制度,通常认为,这也是夏人崇拜龙的真正原因。

  夏王朝的龙崇拜

  和伏羲一样,夏王朝与龙的关系十分密切。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轩辕,黄龙体。”又说:“夏得木德,青龙止于郊。”轩辕即黄帝,大禹是他的玄孙。

  作为夏王朝的奠基人,大禹同样具备龙的属性。战国时期,诗人屈原曾在《天问》中问道:“应龙何画?河海何历?”东汉人王逸解释说,相传大禹治水时,“有神龙以尾画地”。其实,这神龙指的就是大禹自己。

  鲧是大禹的父亲,因治水不力被处死,死后化为黄龙。夏启是大禹之子,《山海经》中说他出现时经常“乘两龙”。到孔甲在位时,夏王朝已经衰败,还有“褒之二君”化为二龙出现在王庭。

  孔甲不务正业,好事鬼神。他让刘累替自己御龙,结果刘累把龙养死了,让他稀里糊涂地吃了龙肉。据说龙肉非常美味,可是龙长什么样子,至今也没人能说得清。

  不过,这难不倒东汉的大学问家许慎。他在《说文解字》中说:“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这样的龙神通广大,几乎无所不能。也正因此,尽管“神龙见首不见尾”,也不影响夏王朝将其视为图腾。夏人崇龙在史书中多有记载,即使夏王朝灭亡后,这种龙崇拜也没有消失,而是随着夏人的活动四处传播,其影响力反而增加了。

  如《史记》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淳维是夏桀之子,他在夏亡后逃往西北,也带去了夏人祀龙的传统。每年农历五月,匈奴酋长都要大会龙城,祭祖先、天地和鬼神。北魏学者崔浩认为,“西方胡皆事龙神,故名大会处为龙城”。

  神话传说中的龙,我们无缘得见。不过,人们从未停下对龙探究的脚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龙的原型是原始历法中的苍龙星象,而非一种变幻莫测的神异动物。

  在洛阳夏都二里头遗址,绿松石龙形器的出土证实了夏王朝的龙崇拜,更有研究上古史的学者发现,它与苍龙七宿连线后的形状相同,代表着夏至前后的苍龙星象。

  龙的原型与寓意

  上古时期,华夏先民曾长期使用龙星纪时制度,通过观测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划分四季,指导农时。在这种原始历法中,天上的群星被划为四象二十八宿,其中,角、亢、氐(音同低)、房、心、尾、箕七宿就组成了东方苍龙星象。

  龙星周天运行,依次经过东、南、西、北四方,正与一年中的春、夏、秋、冬四时对应。这种写在天上的“历书”,今天人们也许难以读懂,但正如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所说:“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这是夏人必备的小常识,就和穿衣吃饭一样普通。

  明白了龙星的运行规律,再看《说文解字》中对龙的解释,也许你会恍然大悟:“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的龙,不是龙星又是什么?

  在《中国天文考古学》一书中,学者冯时也认为,甲骨文中的“龙”字,就是将苍龙七宿连起来的模样。龙的原型来自苍龙星象,这是又一例证。

  不过,因为龙崇拜由来已久,龙文化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东周时,孔子到洛阳向老子请教周礼,回去后说老子就是人中之龙,其贤德、高贵和智慧无人能及。后来,学者刘琬有《神龙赋》,也称:“大哉龙之为德,变化屈伸,隐则黄泉,出则升云,圣贤其似之乎!”

  将皇帝与“真龙天子”画等号,则是从汉高祖刘邦开始的。

  刘邦出身寒微,登基后便仿照华胥生伏羲的故事,称自己本是龙种。《史记》中记载,其母梦与神遇,雷电晦冥,有蛟龙出现,遂产高祖,“貌似龙,长颈而高鼻”。从此,历代皇帝就与龙结下了不解之缘,不仅穿龙袍、坐龙椅,还让皇宫里到处都是龙的符号。

  唐代之后,象征龙凤呈祥的“龙凤配”图案开始流行,寓意幸福美满。龙也逐渐走出原始的图腾崇拜,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使每一个龙的传人都为之自豪。(洛报融媒·洛阳网首席记者 张广英)

[ 责任编辑:马佳佳 ]
返回洛阳网首页>>
相关阅读
    这种心血管病,凶险程度不亚于心梗
    这种心血管病,凶险程度不亚于心梗
  • ·确诊高血压才4年,他怎么就肾衰了
  • ·肺好不好看大拇指就知道?
  • ·六次深夜就诊后,她终于重视房颤治疗
  • 漫游山间品秋韵 游园观景乐健身
    漫游山间品秋韵 游园观景乐健身
  • ·谷粟成熟季 乡间走一走
  • ·乡村蝶变满目新 如画美景邀您赏
  • ·自驾嶕峣山 休闲银洞河
  •  
    新闻排行
  • 洛阳持续阴雨天气 最高气温要降至“1...
  • 快讯!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洛阳市主...
  • 首届洛阳黄河小浪底钢琴音乐节开幕
  • 玄武门大街何时通车?最新进展来了
  • 全市机构编制系统专题培训班在苏州举办
  • 老人想为保管27年的士兵档案找个“家”
  • 庆丰收!洛阳秋日限定“丰”景已上线
  • 双瑞特装助力全球规模最大“高速飞车...
  • “跟着诗词看河南”主题旅游线路发布 ...
  • 洛阳市公安局举行应急拉动综合演练
  • 百姓呼声
    投诉:城市停车平台多扣费且联系不上客服
    地矿双语要求学生提供三甲医院体检报告?
    精彩图片
    生态宜居 美丽洛阳【组...
    省运会社会组广播体操...
    英仙座流星雨惊艳登场...
    洛阳制甲师:复原冰冷...
    精彩热帖

    洛邑古城拾零

    翠云阁的晚霞

    水天一色 大美洛浦

    忙忙碌碌
    /芙蓉不及美人妆
    /洛阳老城采风
    /荷塘晨曲
     
    版权声明: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79-65233520
    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豫ICP备0501746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4112012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60823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豫B2—20060064  
    网络服务:(0379)65233606 65233616 业务咨询:(0379)65233921 传真:(0379)65233529
    地址:洛阳新区开元大道218号 报业大厦22层 邮编:471023
    本站法律顾问 河南法铎律师事务所 张运超律师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9)6523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