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网首页 新闻 县区 百姓呼声 电子报 网站投稿 洛阳社区
  新闻 | 图片 | 洛阳

涨知识!听洛阳民俗专家讲讲端午节与孝老爱亲的故事

您当前的位置 : 洛阳网 > 新闻中心 > 洛阳 > 洛阳新闻  来源: 洛阳网 2022.05.31 11:27

  自古以来,洛阳人过端午要“尽孝”

  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市著名民俗学家刘百灵说,百善孝为先,我国的孝文化源远流长,端午节与春节、中秋节一样,是团圆的节日,也是最能体现孝文化的节日之一。

  在明朝沈榜所作的《宛署杂记》中,有关端午节的记载是:“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由此可以看出,至少在明朝,端午节习俗有两项内容,一项是让小闺女打扮得漂漂亮亮,另一项是出嫁女回娘家。

  端午节回娘家的习俗,并非明朝才有,而是唐朝时就有了。洛阳有句俗语叫“麦子到场,闺女瞧娘”,说的是出了门的闺女这天要带着油条、粽子、油角子、糖糕等去看望母亲,这一习俗叫“躲端午”,母亲去看望出嫁的闺女则叫“送端午”。

  据年已七旬的刘百灵回忆,从他记事时起,每年端午节,母亲都要包粽子、炸油角子、糖糕等,让作为长子的他去看望姑姑、舅舅等长辈。

  “油角子是用粉条和萝卜或者韭菜做馅儿,包成大饺子的样子,然后油炸,一些讲究对人家还把油角子收边儿的地方捏成花边儿。”刘百灵说,炸糖糕里面包的是红糖,咬一口,甭提有多香了。在过去食品短缺的年代,这些都是难得的美食。

  在宜阳、吉利等县区的人们,端午节当天会取五种枝条煮茶,俗称“五条枝茶”或“五色枝条茶”,旧时还会有中药铺配香料或雄黄酒,在端午节这天赠送给长辈、乡邻。

[ 责任编辑:赵彤彤 ]
返回洛阳网首页>>
相关阅读
    这种心血管病,凶险程度不亚于心梗
    这种心血管病,凶险程度不亚于心梗
  • ·确诊高血压才4年,他怎么就肾衰了
  • ·肺好不好看大拇指就知道?
  • ·六次深夜就诊后,她终于重视房颤治疗
  • 漫游山间品秋韵 游园观景乐健身
    漫游山间品秋韵 游园观景乐健身
  • ·谷粟成熟季 乡间走一走
  • ·乡村蝶变满目新 如画美景邀您赏
  • ·自驾嶕峣山 休闲银洞河
  •  
    新闻排行
  • 洛阳持续阴雨天气 最高气温要降至“1...
  • 快讯!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洛阳市主...
  • 首届洛阳黄河小浪底钢琴音乐节开幕
  • 玄武门大街何时通车?最新进展来了
  • 全市机构编制系统专题培训班在苏州举办
  • 老人想为保管27年的士兵档案找个“家”
  • 庆丰收!洛阳秋日限定“丰”景已上线
  • 双瑞特装助力全球规模最大“高速飞车...
  • “跟着诗词看河南”主题旅游线路发布 ...
  • 洛阳市公安局举行应急拉动综合演练
  • 百姓呼声
    投诉:城市停车平台多扣费且联系不上客服
    地矿双语要求学生提供三甲医院体检报告?
    精彩图片
    生态宜居 美丽洛阳【组...
    省运会社会组广播体操...
    英仙座流星雨惊艳登场...
    洛阳制甲师:复原冰冷...
    精彩热帖

    洛邑古城拾零

    翠云阁的晚霞

    水天一色 大美洛浦

    忙忙碌碌
    /芙蓉不及美人妆
    /洛阳老城采风
    /荷塘晨曲
     
    版权声明: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79-65233520
    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豫ICP备0501746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4112012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60823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豫B2—20060064  
    网络服务:(0379)65233606 65233616 业务咨询:(0379)65233921 传真:(0379)65233529
    地址:洛阳新区开元大道218号 报业大厦22层 邮编:471023
    本站法律顾问 河南法铎律师事务所 张运超律师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9)6523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