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工作就是要精益求精,听乘客赞许会‘上瘾’的。”6日,在市公交集团一分公司,文旅专线车长王宽国一边检查车况一边说。
“干工作就是要精益求精,听乘客赞许会‘上瘾’的。”6日,在市公交集团一分公司,文旅专线车长王宽国一边检查车况一边说。
今年49岁的王宽国2006年入职市公交集团,16年来他累计运送乘客145万人次,行车里程54万公里,票款收入达75万元,平均每年为企业节省油耗、电耗93600元。
作为一名公交车长,王宽国对自己有着近乎严苛的标准:起步稳、行车稳、停车稳;行车途中视线绝不停留在同一个方向超过3秒;进站时车身距离站台30厘米最合适;行车中要学会提前预判,不多踩一脚油门,不错踩一脚刹车……
“我之前在部队时就是跟车打交道,从学员到教员,从驾驶到维修,跟车相关的都接触,为的就是练就过硬本领。”王宽国说,从部队到地方,他从未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干一行爱一行必须要落实到行动中。
多年磨砺,王宽国的驾驶技术和节能水平堪称全国一流。他曾先后三次参加全国公交驾驶员节能技术大赛,两次获得节能标兵称号,一次获得节能能手称号。大赛中难度最高的一项为S弯。驾驶员要在仅比车身宽几十厘米的S弯内正进倒出,行驶过程中车轮不能压线、车身不能蹭杆,用时不得超过3分钟。
王宽国说:“全国高手同台竞技,心理压力很大。每次赛前我都是白天练技术,晚上学理论,比赛时更是要胆大心细,不能有丝毫差错。直到公布结果那一刻,整个人才放松下来,没给洛阳公交丢脸。”
工作中,王宽国不仅技术叫得响,服务更叫得响。面对老人和孩子,他总是格外耐心,确认对方坐好后才稳稳起步,停车时也总是紧挨站台,方便乘客上下车。
“作为一名职业公交驾驶员,同一个动作每天重复成百上千次,有人可能觉得枯燥,但我发自内心爱这一行,就想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到极致,不让自己失望,不让身边关心自己的人失望。”王宽国说。
“这小伙子车开得稳。”“师傅,又坐你的车了。”在王宽国看来,乘客的赞许就是对自己的最高褒奖,他也将一如既往做好这座城市的出行“守护者”,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新时代技术型工人的真正内涵。(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郭飞飞 通讯员 赵承 文/图/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