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洛阳都市圈”系列接近尾声,这一次,我们探访的是“豫西百里煤城”义马。
鸿庆寺石窟
鸿庆寺
从洛阳前往义马,一般会从鸿庆寺的山门前经过。
鸿庆寺地处义马东南的石佛社区,寺内有始凿于北魏时期的五座石窟。这些石窟北依白鹿山,南临涧河水,一字排开。其中,北一窟规模较大,窟内有保存完好的降魔变题材浮雕,还有刻于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的《重修白鹿山鸿庆寺古佛龛碑序》,讲述了鸿庆寺得名的缘由。
原来,鸿庆寺曾称三圣庙。武周圣历元年(公元698年),女皇武则天携孙女安乐公主到此游玩,忽见成群的大雁飞过寺院上空,遂赐名鸿庆寺,并下旨扩建寺院。
石佛社区,原称石佛村、轼谷村,地处崤函故道。村中有建于清代的李家大院,古朴清幽。
北露天煤矿
如今的北露天矿坑
从鸿庆寺向西行数公里,就到了义马村北露天煤矿。
这是黄河南岸最大的露天煤矿,旁边就是义马火车站。它于20世纪60年代建成投产,有标准轨铁路与陇海铁路相连,产量最高时年产原煤突破100万吨,大力支援了国家建设。
义马火车站
2005年前后,由于资源接近枯竭,创造过辉煌的北露天煤矿宣告破产,留下了一个东西长约5公里的矿坑,用来采掘煤矿的电铲、蒸汽机车等多被废弃。
废弃的机车
不过,在开采北露天煤矿的过程中,人们发现煤矸石块上有明显的树叶状纹路。后来,专家又在这里采集到70余种古植物化石,其中完整的银杏叶化石等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被定名为义马银杏,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银杏树种群,距今已有1.8亿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