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势待发。作为洛阳石化“减油增化”的重点新建装置之一,该企业12万吨/年乙苯装置加速施工,其中重达110吨的丙烯T101吸收塔于近日顺利吊装就位,为该项目大型设备吊装画上圆满句号。
蓄势待发。作为洛阳石化“减油增化”的重点新建装置之一,该企业12万吨/年乙苯装置加速施工,其中重达110吨的丙烯T101吸收塔于近日顺利吊装就位,为该项目大型设备吊装画上圆满句号。
无独有偶。位于华阳产业集聚区的宏兴新能生产销售正酣,该企业今年以来已向市场投放10余种产品,并围绕洛阳都市圈建设,与济源虎岭化工产业园在原料与产品上形成互补,可通过向上下游延长产业链,逐步形成年产值300亿元的炼化一体化龙头。
高端石化产业是我市主导产业。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我市将加快推动炼化一体化发展,加快实施洛阳石化百万吨乙烯项目,确保宏兴新能60万吨工业三苯项目全面达产,高端石化产业园实现营业收入800亿元,并以洛济石化产业带为突破口,加快推动洛阳都市圈建设。
根据《洛阳市制造业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十四五”期间,我市将以洛阳石化炼油结构调整项目为龙头,谋划实施一批高端石化产业项目,打造两千亿级规模的上下游一体、产业链条完整、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中西部重要的高端石化产业基地,力争到2025年,推动洛阳石化营业收入较2020年翻一番,培育炼化宏达、宏兴新能等一批年营业收入超200亿元企业。
在实施路径上,对照产业链图谱,我市将形成1300万吨原油加工能力,打造上下游协调、一体化的石油化工生产基地,聚焦烯烃下游“补链”、碳四下游“延链”、芳烃下游“强链”,重点发展烯烃、碳四、芳烃、氟化工等产业链。其中,在原油炼化领域,我市将依托原油管道供应优势,谋划实施洛阳石化百万吨乙烯等重大项目,实现炼油、乙烯和芳烃上下游一体化生产,夯实下游产业转型升级基础。
在精细化工领域,我市将围绕洛阳石化百万吨乙烯项目下游产业,重点发展烯烃下游高性能聚乙烯等高性能合成材料,并依托洛阳宏达石化、洛阳金达石化、昊华气体等企业,完善对应产业链。
在化纤纺织领域,我市将围绕洛阳石化炼油扩能改造工程,以及下游PX、PTA等项目扩能后的资源优势,提前谋划、垂直一体化招商,依托吉利—孟津园区整体规划,积极发展功能化、差别化纤维等下游深加工项目。
牢牢抓好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总投资12亿元的洛阳—新郑机场航煤管道项目、总投资10亿元的原油商业储备基地(二期)工程、总投资10.2亿元的洛阳石化年产12万吨苯乙烯项目和总投资10亿元的洛阳航煤基地建设项目(一期)等,将成为我市推进高端石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围绕招商引资,“十四五”期间,我市将针对产业链薄弱、缺失环节,重点围绕乙烯下游产业链力争对接引入高端石化产业亿元以上项目5个以上,推动产业链延链强链补链,谋划创建化工新材料研究院,实现产学研融合。
在发力产业发展顶层设计方面,我市还将推动吉利石化产业集聚区创建省级高新区,依托石化产业集聚区和华阳产业集聚区,加强与济源、孟州等地联动,建设“一基地四园区”,形成产业集聚、互为依存、配套融合的新发展格局。(记者 陈曦 通讯员 王燕飞 张晓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