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网首页 新闻 县区 百姓呼声 电子报 网站投稿 洛阳社区
  新闻 | 图片 | 洛阳

实录|首场中共洛阳市委新闻发布会

您当前的位置 : 洛阳网 > 新闻中心 > 洛阳 > 洛阳新闻  来源: 洛阳网 2021.01.15 18:00

  发布人:
  谢 峰 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办公室主任、市委新闻发言人
  李书杰 市政府党组成员、市政府秘书长、市政府办公室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
  王 瑞 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
  代 伐 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副局长
  赵站伟 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
  赵书政 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
  安占立 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副局长
  主持人:
  杨 霞 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时 间:2021年1月15日上午10点

  主持人 杨霞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出席首场中共洛阳市委新闻发布会。今天这场新闻发布会,是洛阳市委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党务公开透明,密切党和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举措。这次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介绍和解读中共洛阳市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1月13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洛阳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四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胜利召开,这次会议是全市上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洛阳市委关于制定洛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深化提升“9+2”工作布局,高质量推进现代化洛阳都市圈建设,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开好局、起好步,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洛阳绚丽篇章作出了总体谋划和系统部署。

  首先,我介绍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发布人:
      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办公室主任,市委新闻发言人谢峰;
      市政府党组成员、市政府秘书长,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李书杰;
      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王瑞;
      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副局长代伐;
      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赵站伟;
      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赵书政;
      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安占立;

  下面,先请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办公室主任,市委新闻发言人介绍市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会的基本情况、意义及特点,介绍《中共洛阳市委关于制定洛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结构和框架。

  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办公室主任、市委新闻发言人谢峰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向大家介绍市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有关情况,也很乐意与几位同事一起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市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于2021年1月13日至14日召开。这次会议,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新征程顺利开启的历史节点召开的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听取和讨论了李亚同志受市委常委会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了市委常委会2020年抓党建工作情况专题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洛阳市委关于制定洛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李亚同志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这次市委全会与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一并召开,李亚同志就全市“十四五”发展和今年经济工作、刘宛康同志就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分别进行了安排部署。

  这次会议,是一次旗帜鲜明讲政治的重要会议。这次会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为遵循,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精神贯穿全市“十四五”发展和2021年经济工作各领域各方面,在举旗定向、看齐紧跟中引导全市上下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一步一个脚印推动中央和省部署要求在洛阳落地生根、形成生动实践。

  这次会议,是一次继往开来强信心的重要会议。全会充分肯定了2020年市委常委会工作,高度评价了“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重大历史性成就,一致认为,过去的五年是我市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浓墨重彩的五年,并全面总结了来之不易的成就、深刻提炼了弥足珍贵的启示。这些成就和启示,正是我们的定力和底气所在、决心和信心所在。与会同志纷纷表示,奋进“十四五”、开启新征程,必将进一步坚定信心、鼓足干劲、接续奋斗,把宝贵的经验启示继承好、把良好的发展态势延续好,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新征程。

  这次会议,是一次高远务实谋发展的重要会议。这次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审议通过了《中共洛阳市委关于制定洛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了我市“十四五”时期“四强两优三争先”的奋斗目标和2035年“三个强市、两个高地、一个家园”的远景目标,提出了深化提升“9+2”工作布局、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洛阳都市圈的重点任务,描绘了未来一个时期洛阳发展的美好蓝图。这些,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中央、省委部署要求,顺应发展大势、回应人民关切、彰显洛阳特色,必将进一步统一思想、鼓舞士气,汇聚起全市人民热爱洛阳、建设洛阳的磅礴力量。

  这次会议,是一次凝聚共识抓机遇的重要会议。这次会议深入分析了我市进入新发展阶段面临的基本形势,认为洛阳处于地位优势不断强化、发展动能加速转换、治理能力系统提升、内在向上态势持续彰显的重要阶段,总体上呈现出战略机遇叠加期、转型跨越裂变期、特色优势彰显期、风险挑战交织期“四期碰头”的鲜明特征。特别是国家实施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省委省政府支持洛阳加快建设副中心城市、规划建设现代化洛阳都市圈,一系列政策机遇交汇叠加、千载难逢。与会同志纷纷表示,将切实强化进取拼抢攻坚“三种精神”,把各项工作做得更扎实更到位更细致更出彩,在融入大战略、抢抓大机遇中加快自身大发展。

  市委审议通过的《建议》共15个部分、65条,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为总论,包括导语和第一、二部分。主要阐述我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性成就、未来发展形势分析、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十四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第二板块为分论,包括第三至第十四部分。总体上按照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洛阳都市圈、深化提升“9+2”工作布局来组织,安排部署了12个方面重点任务。第三板块为结尾,包括第十五部分和结束语。主要阐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供坚强保证。

  李亚同志所作的讲话站位高远、视野开阔,既站位全国全省大局,又立足洛阳发展实际,全面回顾了2020年市委常委会所做的工作,深刻总结了“十三五”发展的成就与经验,科学分析了洛阳进入新发展阶段面临的形势,系统阐释了“十四五”发展的总体思路,安排部署了2021年全市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并对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提出了明确要求。刘宛康同志的讲话,主要回顾总结了2020年全市经济工作、安排部署了2021年做好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

  这次全会内容充实、意义重大,这里我想与大家共同学习领会几个重点问题:

  一是关于“十四五”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内涵要求。市委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部署要求,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这个“历史方位”、新发展理念这个“指导原则”、新发展格局这个“路径选择”,立足洛阳发展实际,明确提出要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落实新发展定位、持续厚植新发展优势的总体思路。这“五个新”,为我们做好“十四五”各项工作明确了前行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二是关于深化提升“9+2”工作布局、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洛阳都市圈。市委坚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对“9+2”工作布局赋予了新意,做出了新解,作了深化提升,将“现代市场体系”“现代城镇体系”“生态环境建设体系”分别提升为“现代市场流通体系”“新型城镇体系”“现代生态文明体系”,将“脱贫攻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两大攻坚战分别调整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落实新发展定位,把现代化洛阳都市圈建设作为“十四五”发展的主战场主抓手主平台,明确提出全面提升自身发展能级、推动都市圈内部协同发展、联动建设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等重点任务,着力引领带动区域整体高质量发展。深化提升“9+2”工作布局、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洛阳都市圈,明确了全市“十四五”发展的主要路径和关键抓手。

  三是关于一些新部署新要求。市委准确把握发展的“时”与“势”,对事关我市发展全局的大事要事作出新的部署要求,比如,对现代产业体系调整完善提升,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加快构建“755”现代产业体系;比如,提出加快形成“一谷两廊四中心”科技创新空间布局,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比如,提出加强都市圈内交通连接,着力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比如,强调一手扭住项目建设“牛鼻子”、一手抓好场域载体“强磁场”,推动高端要素在我市竞相汇聚、涌流、裂变,在高质量发展中更好地厚植优势、赢得先机,等等。这些新部署新要求蕴含的是市委的审时度势、前瞻布局,指明的是我们的努力方向、工作重点。

  关于全会的基本情况,我就先介绍到这里。谢谢。

  主持人 杨霞

  谢谢谢峰同志!下面,请市政府秘书长李书杰介绍2020年全市经济工作开展情况以及2021年全市经济工作部署情况。

  市政府党组成员、市政府秘书长、市政府办公室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李书杰

  感谢各位记者朋友。按照市委安排,由我向大家通报一下2020年洛阳经济工作开展情况及2021年工作部署情况。

  2020年是一个极不平凡的年份,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认真落实中央和省部署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成绩单。从两个大的方面概括,一方面,我们众志成城战疫情,夺取了疫情防控的重大战略成果。市委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闻令而动、迅速反应,大年初一就建立了高效有序的指挥体系,在全省率先推出集中隔离、“洛康码”等硬核举措,外控源头防输入、内断传播防蔓延,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实现了无新增本土病例,用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实现本土病例全部清零,做到了感染少、清零早。另一方面,我们凝心聚力抓发展,牢牢稳住了经济基本盘。聚焦中央提出的“六稳”“六保”,大力实施产业提质、消费提力、基建提级、动能提档、都市圈提速“五提”行动,以超常规的举措和力度打好“组合拳”,使经济运行从按下“暂停键”到快速启动“加速键”,持续回稳向好。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稳居全省第一方阵,预计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以上,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在大考中取得了极为不易的亮眼成绩。围绕稳定经济运行,我们出台了一揽子纾困惠企政策,深入开展“联企入企惠企助企”活动,为企业减轻各种负担68.3亿元,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我们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实施“97183”合理有效投资行动计划,一大批补短板、打基础、惠民生的重大项目竣工投用。我们顺应疫情下消费变化趋势,打造了“古都夜八点”“古都新生活”等消费品牌,成功举办了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国庆八天全市旅游收入占全省六分之一还多。围绕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我们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年度9个贫困村、2.5万贫困人口脱贫任务顺利完成,经过不懈努力,6个贫困县、49.9万贫困群众全部脱贫,绝对贫困在河洛大地成为历史。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治理环境污染,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改善率居全省和汾渭平原第一,洛阳的蓝天白云更多了,空气更清新了,环境更优美了,往日的环境短板已经变成了日益彰显的生态优势和市民的生态福利。围绕加快副中心城市建设,我们赢得了省里新一轮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一大批事关全局的标志性工程捷报频传,地铁1号线试运行,王城大道快速路全线贯通,30余座城市立交拔地而起,全市人民期盼已久的呼南高铁豫西通道开工在即,高速公路网、快速路网、骨干路网加快织密,洛阳正从全国交通节点城市向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阔步迈进。特别令人振奋的是,《洛阳都市圈发展规划(2020-2035)》已经发布实施,我们和济源、平顶山、三门峡联动发展加快推进,洛阳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凸显。围绕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我们坚持过“紧日子”,把更多财力用于民生,全面完成了去年的民生实事,就业、就学、就医、住房等问题得到逐步解决,城市书房、小游园、洛阳乐道、“乐养居”等民生实事办到了群众心坎上。这些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红利,相信在洛阳的新闻界的朋友和我一样,幸福感、获得感满满。

  以上成绩的取得,最重要的是市委突出政治引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开拓进取、务实重干的结果,也是全市人民共克时艰、勠力同心、携手奋斗的结果。同时,我们还清醒看到,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问题还需进一步破解,对此,我们将认真加以解决。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洛阳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意义重大。昨天闭幕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已经确定了主要预期目标: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进出口总值增长12%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左右,居民收入增长9%以上,城镇新增就业11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接近2%,污染防治、节能降耗完成国家和省定目标。这些目标大部分是按照保持全省或居于全省第一方阵的发展要求提出的,当然完成这些目标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这就印证了李亚书记在全会上讲的:没有等出来的成功,只有干出来的精彩。

  我们将突出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落实新发展定位、厚植新发展优势,以现代化洛阳都市圈建设为主战场主抓手主平台,重点抓好十个方面工作:一是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加力。在产业结构调整、产业集群发展等方面下更大功夫,加快构建“755”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形成一批千亿级、500亿级产业集群,六大产业园营业收入达到300亿元以上,让“洛阳制造”这个金字招牌更加响亮。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持续加力。启动实施新一轮“双倍增”行动,将新培育5家超百亿级创新龙头企业、100家高新技术企业、15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建创新平台(载体)300个,努力在智能装备、特色新材料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全面激活创新第一动力。在扩大内需上持续加力。聚焦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持续实施消费提力行动,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力争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300亿元。实施“97193”合理有效投资行动计划,加快建设1000多个重大项目、年度完成投资3000亿元以上,为产业发展夯实根基。在深化改革开放上持续加力。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深化“放管服”改革,高标准做好营商环境评价,确保好的名次。建好用好自贸区、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培育壮大一批开放主体,拓展开放领域,推动外贸进出口总额大幅提升12%以上、超过200亿元,全面提升开放水平。在推进乡村振兴上持续加力。研究出台支持乡村振兴政策措施,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升53条、新打造10条市级沟域生态经济示范带,年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打造100个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建成更多的“美丽乡村”。在提升城镇综合承载力上持续加力。持续做好规划建设管理“三篇文章”,深入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三年行动,加快推进城中村和老旧小区改造。争取推动早日开工建设呼南高铁豫西通道,加快二广高速城区段改扩建、尧栾西高速栾双段等9条高速公路建设,深化城市“五治”,打造“城市大脑”,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让城市的颜值更高、气质更佳、底蕴更厚。在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上持续加力。加快建设正平坊、世界古都论坛永久会址、南城墙东段、天街北延四期等项目,全面启动二里头申遗,推动“东方博物馆之都”规模和质量“双提升”,持续提高“两节一会一论坛”国际影响力,让“古今辉映、诗和远方”城市名片更加靓丽。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上持续加力。研究推出我市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并抓好落实,持续实施蓝天、碧水、净土、国土绿化、生态修复“五大行动”,协同推进治污与降碳,确保空气质量主要指标在全省和汾渭平原排名位次前移、全市国省控断面水质全面达标,完成造林32万亩、森林抚育10万亩,推动全域生态保护治理上取得新的更大成效。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持续加力。顺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统筹抓好群众就业、就学、就医、住房、养老、社保等工作,办好11方面63项123件民生实事,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具体请新闻界朋友关注市政府发布的民生实事清单。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上持续加力。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人物同防、闭环严防、关口细防,确保疫情不反弹。加大非法集资等处置力度,持续做好扫黑除恶、安全生产、矛盾调处等工作,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主持人:杨霞

  谢谢李书杰同志!下面进入现场问答环节,请记者朋友们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提问开始。

  河南日报记者
     市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会通过的《建议》,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洛阳的美好蓝图。请问,《建议》是怎样起草制定的?明确了哪些目标,主要考虑是什么?

  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办公室主任、市委新闻发言人谢峰

  规划《建议》起草工作事关重大,始终在市委常委会领导下进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亚同志亲自担任组长,从一开始就明确了“高远务实”的总体要求,历时4个多月,不断丰富完善。

  起草过程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把提高站位、对标对表贯穿始终。李亚同志先后主持召开8次市委常委会会议、4次市委理论中心组集体学习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十四五”规划编制、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各级党员干部紧密联系实际探讨交流、学深悟透,为规划建议制定作了充分的政治准备、思想准备和理论准备。二是把解放思想、完善思路贯穿始终。市委坚持外学标杆、内抓提升,先后组织赴上海、江苏、浙江、北京、兰州等地学习考察;李亚同志亲力亲为、抓实抓细,多次对规划建议制定作出指示批示,多次深入一线实地调研,多次提出具体修改意见,并集中利用4个半天、召开3次市委专题会议逐个听取重点领域“十四五”工作谋划,在此过程中不断完善提升洛阳未来一个时期发展的思路举措。三是把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贯穿始终。李亚同志先后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党外人士座谈会、基层代表座谈会等,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有关部门创新方式方法,在官方网络平台开设“我为洛阳‘十四五’献一策”专栏,累计收到网民建议597条。全会前在党内一定范围征求了意见,包括部分市级离退休老同志的意见,并听取了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这些宝贵意见,起草组都第一时间认真研究、充分吸纳,大多在规划建议中予以体现。

  起草过程中主要把握了“四个结合”的原则:一是坚持对标对表与立足实际相结合,确保既符合上级精神、体现时代特征,又契合洛阳实际、反映人民意愿。二是坚持统筹谋划与精准衔接相结合,确保与中央和省委、市委重要政策文件同向定位、相向而行、一体推进。三是坚持继承深化与开拓创新相结合,赋予“9+2”工作布局新意新解,确保各项工作符合规律性、体现时代性、更具实效性。四是坚持系统部署与战术突破相结合,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确保重大项目和场域载体可操作、能落地、见实效。

  市委规划建议在认真对标中央和省委规划建议基础上,坚持远近结合,谋划提出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主要发展目标。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是:打造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基本建成“三个强市、两个高地、一个家园”的现代化洛阳,即经济强市、生态强市、文化强市,中西部科技创新高地、“一带一路”双向开放新高地,幸福美好家园。“十四五”时期主要发展目标是:努力实现“四强两优三争先”,即经济实力更强、创新驱动力更强、开放引领力更强、人民幸福感更强,生态环境更优、场域载体更优,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上奋勇争先、在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上奋勇争先、在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提升上奋勇争先。

  在具体指标设定上,表述方式以定性为主、定性之中蕴含定量,突出了一些具有引领性的指标。比如,“十四五”时期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00亿元、年均增速高于全省1个百分点以上,二〇三五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十四五”基础上翻一番,等等。这些目标设定,一是考虑到我市发展基础坚实、发展态势良好、发展机遇叠加,确定的目标有利于更好地振奋人心、激励担当,我们也完全有条件、有底气、有信心实现这些目标;二是考虑到与不断提升的城市功能定位相匹配、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匹配,确保主要指标增速持续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加快建设美好幸福家园;三是考虑到突出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树好工作导向,引导全市各地各部门把工作重心聚焦到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我们相信,只要全市上下真抓实干、狠抓落实,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一切工作从实处着手、往细处发力,就一定能把现代化洛阳都市圈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洛阳日报记者
      洛阳提出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努力打造成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枢纽和支撑。请问,洛阳在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化开放引领方面有哪些优势,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市政府党组成员、市政府秘书长、市政府办公室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李书杰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对洛阳来说,融入新发展格局既是重大任务,也是重大机遇,是我们在新发展阶段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所在,综合各方面情况来看,我们具备五个方面优势:首先是城市能级不断提升的优势。“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总量先后突破4000亿元、5000亿元大关,在全国主要城市排名由第49位上升至2019年的45位,先后被赋予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定位,洛阳都市圈建设全面启动,为我们融入新发展格局积蓄了能量。其次是产业基础不断厚植的优势。作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城市,洛阳拥有41个工业门类中的39个,特别是“十三五”以来,我们加快构建“五强六新五特”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了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9个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工业企业,为构建产业循环发起点、联结点奠定了坚实的产业支撑。三是场域载体不断优化的优势。近年来,我们迎来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大国家战略,国家自创区、自贸区、综保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开放创新平台获批建设,特别是随着副中心、都市圈建设提速发力,一批试点示范机遇相继落地,高端要素竞相集聚,为我们融入新发展格局创造了优越环境。四是枢纽地位不断巩固的优势。自古洛阳就有“天下之中”之称。近几年,我们相继建成一大批高速公路、快速路、综合交通枢纽、立交桥,“十字”型高铁枢纽即将形成,承东启西、纵贯南北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彰显,洛阳正由交通节点城市向交通枢纽城市转变,为我们融入新发展格局畅通了“大动脉”、打通了“大通道”。与此同时,我们还拥有广大的市场空间优势。我市常住人口达700多万,洛阳都市圈常住人口达1060多万、辐射人口近3000万,再加上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加速推进,居民消费正在升级,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消费需求和市场空间巨大。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这些优势,扭住关键点和着力点,努力把洛阳打造成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节点和支点、枢纽和支撑。一是要让有效供给更多更优。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持续减少低端和无效供给、扩大高端和有效供给,增强供给体系的韧性。比如,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制造业等优势,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提高产品质量,打造一流品牌,让更多洛阳产品走出去。二是要让有效需求释放得更充分。我们将紧紧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着力促进消费扩容提质,扩大合理有效投资。比如,在促消费方面,既要稳定大宗消费、传统消费,也要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等领域新兴消费,推进消费提品质、创品牌。三是要让供需循环更通畅。以统一大市场建设为主线,统筹推进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等建设,为形成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的良性循环夯实支撑。加快构建全方位高水平开放格局,在更大范围内把生产和消费联系起来,让我们在对外合作和市场竞争中更有优势。

  大河报记者
      建设洛阳都市圈,是我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顺应区域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举措。近期,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了支持洛阳都市圈发展的政策文件。请问,“十四五”期间,洛阳在聚焦“三区一中心一枢纽”的战略定位,充分发挥先进制造、生态屏障、人文交往、交通枢纽等优势,高质量建设洛阳都市圈方面有哪些考虑和安排?

  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王瑞

  谢谢您的提问。规划建设洛阳都市圈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我市“十四五”发展的重大任务、重大机遇。去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省直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聚焦洛阳都市圈“三区一枢纽一中心”发展定位,坚持“优中心、强组团、提南部、联周边”,在着力提升洛阳自身发展能级的同时,会同济源、平顶山、三门峡合作制定了“洛济33条”“洛平30条”“洛三32条”融合联动发展措施,加快都市圈建设提速提质。洛济深度融合率先启动,两地城际公交开通、洛阳到济源高速免费通行、工业互联网互联互通、旅游年票合二为一、固定电话资费同城化等17条措施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都市圈区域联动示范和样板初步呈现。

  迈入“十四五”,我们将把现代化洛阳都市圈建设作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主抓手主平台,推动强自身与强辐射、强带动有机融合,高质量建设现代化都市圈。

  一方面是做好“强自身”。以中心城区为主体强化极核能量聚集,着力加快洛北板块改造升级,推动洛南板块完善功能提升品质,推进伊滨经开板块建设“明日新城”,布局建设孟津吉利、偃师板块,实现中心城区人口规模、经济体量、市场空间等扩容增量;加强组团县和中心城区产业承接、交通连接、生态对接,增强组团支撑发展能力;提升南部四县生态涵养功能,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动能转换;厚植先进制造、科技创新、生态锦屏、人文交往等优势,深化提升“9+2”工作布局,培育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吸附力强的场域载体,持续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和品质,形成高端优质要素集聚汇聚的“强磁场”。

  另一方面是做好“强辐射强带动”,推动“城市洛阳”走向“区域洛阳”,重点抓好六个方面:一是完善都市圈规划体系。加快编制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和交通、产业等专项规划,形成多规合一、有效衔接的规划体系,构建“一核一带三轴三圈”空间发展格局。二是统筹推进产业互补协同发展。构建洛济焦、洛汝、洛渑、洛巩四条产业带,推进洛平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培育装备制造、高端石化、新材料等优势产业集群。三是高效推动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快实施交通互联互通行动,构建1小时通勤圈。提升都市圈水利、能源、信息、防灾等基础设施韧性,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四是持续强化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协同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建设黄河生态保护带,夯实太行-王屋、伏牛两大生态屏障绿色基底,打造一体联动的生态都市圈。五是加快推进文旅融合联动发展。整合都市圈“两山四河”文旅资源,以全域旅游为导向,加快文旅融合一体化发展,共建北部黄河生态文化旅游区、中部伊洛河历史文化遗产旅游区、南部伏牛山生态度假旅游区。六是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共享共惠。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洛阳大学城,共享区域医疗教育资源,推动都市圈医保社保异地联网结算和公积金一体化,推进应急救援区域一体化,打造幸福和谐、有温度的都市圈。

  东方今报记者
      全会提出坚持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请问,洛阳如此重视创新的考虑是什么?优势有哪些?将采取哪些举措推动创新能力的提升?

 

  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副局长代伐

  谢谢记者的提问。我市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主要基于外部环境和内部需求两方面的考虑。从外部环境看,进入新发展阶段,支撑发展的要素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从洛阳发展看,科技创新已成为影响洛阳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必须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洛阳都市圈、现代化强市建设的战略支撑,面提升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

  洛阳的科技创新优势,得益于老工业基地的产业基础和驻洛科研院所、高校人才、技术资源积淀,特别是“十三五”期间,坚持“9十2”工作布局,努力构建现代创新体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创新主体、创新平台较“十二五”末实现翻番;自创区自贸区高新区“三区融合”效应日益显现,政策红利加速释放;一批洛阳新技术助力奋斗者”号万米深潜、“嫦娥五号”奔月采样等国家重大工程;全市研发投入强度达2.4%,居全省第一;洛阳创新能力指数,在全国创新型城市排名第37位,比2019年度上升了7个位次。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锚定“中西部科技创新高地”这一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瞄准“创新驱动力更强”这一“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把洛阳都市圈建设作为科技创新的主战场主抓手主平台,围绕科技项目建设和场域载体培育,着力打造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具体到2021年工作,重点实施好以下四项行动。

  一是实施好创新引领行动。围绕“一谷两廊四中心”科技创新空间布局(周山科创谷、“谷水-周山-丰李”科创走廊、“洛阳高新-孟津-吉利-孟州-济源”科创走廊、欧盟项目创新洛阳分中心、中西部成果转化中心、国家级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洛阳都市圈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启动周山科创大走廊规划建设,运营周山高创投资基金,建设“周山高创+N”的“一区多园”平台。强化自创区龙头带动,用好省里出台的促进自创区高质量发展20条支持政策,推动创新改革开发“三力联动”,支持大院大所大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推进协同创新和引领带动。

  二是实施好资源集聚行动。实施新一轮“双倍增”行动计划,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1500家;申建智能矿山装备、高端石化等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推进P3实验室申建,新增创新平台300个。加快建设大连理工大学洛阳研究院,推进与西交大、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等项目合作,形成带动示范效应。

  三是实施好创新支撑行动。瞄准智能装备、高端轴承、特色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实施国家、省市重大科技专项20项以上,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构建技术转移体系,办好科创成果直通车、创业之星大赛,新布局建设3个中试基地,技术合同成额突破55亿元。

  四是实施好动能激发行动。加快建设省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市,“科技贷”授信突破6亿元。落实“中原英才”计划和“河洛英才”计划,培育中原科技创新等领军人才6名。建设中原学者科学家工作室3个,新建院士工作站2家,联合共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探索建立创新攻关“揭榜挂帅”和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以创新链的突破带动产业链供应链提升。

  河南商报记者
      现代化的交通网络建设将为城市在区域协同联动发展中提供强大的支撑力、承载力、辐射力和带动力。请问,“十四五”期间,洛阳在打造综合交通网络方面会有哪些重大措施?

  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王瑞

  打造综合交通网络我们首先要落实省委省政府对洛阳“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的定位。“十四五”期间,我们坚持以着力构建铁路、公路、航空“三位一体”现代化立体交通网为抓手,加速打通南北向高铁通道,提高路网密度和等级,提升机场集疏运能力,推进我市由交通节点城市向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转变。一是构建“十”字型高铁主骨架,建成呼南高铁豫西通道焦作经洛阳至平顶山段。按照省部会谈精神,国铁集团支持将焦作经洛阳至平顶山高速铁路纳入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衔接郑万、太焦铁路,同时预留汝阳至南阳直线接口,形成呼南高铁豫西通道。目前,国铁集团正在牵头启动前期工作,我们将积极配合推动项目早日开工建设、早日建成运营。二是推进市域铁路建设,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争取开工建设1至3条市域快轨,初步形成以洛阳城区为中心,向偃师巩义、孟津济源、新安义马、伊川汝州等多向辐射的轨道交通圈。目前,已开展线网规划工作,我们将积极与国省上级部门对接,力争尽快实施。三是扎实推进高速公路建设,完善“三横三纵三环”高速路网布局。按照省政府全面启动实施“13445工程”的要求,在建成尧栾西高速栾川至双龙段、栾卢、渑淅高速渑池至洛宁段、新伊高速的基础上,建设郑州至洛阳、组团环线济源至新安高速,提升优化宁洛高速等重要通道,到2025年,高速通车里程突破1000公里。四是推动国省干线与城市快速路网融合发展,畅通城市对外通道和对内循环。推进国省干线公路提质改造,建设G208洛阳绕城段、沿黄生态旅游以及组团快速路,合理布局进出城出入口,与中心城区“井字+外环”快速路网相融合,实现城市内外交通顺畅衔接,提升路网运行效率。五是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实现地铁由线到网新布局。目前,我市地铁建设进展顺利,地铁1号线已进入试运行阶段,计划1号线今年牡丹文化节前开通运营,2号线年底前开通运营;同时,启动二期建设规划,先期开工建设地铁1、2号线延伸线,进一步优化地铁3、4号线线路方案,争取早日实现地铁网络化运营。六是实施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场站建设,推动轨道交通“四网融合”继续优化提升洛阳龙门、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功能,高质量规划建设谷水、机场、白马寺、伊滨综合交通枢纽场站,实现铁路、公路等多种客运交通方式有序衔接、零距换乘。七是加快推进机场扩建工程,不断提升航空保障能力。按照市委市政府“一体两翼一基地”的目标要求,推动机场飞行区等级由4D升级至4E,满足2025年旅客吞吐量400万人次需求。目前,洛阳机场总体规划修编已经完成,正在进行机场扩建前期工作。万安通用机场已经建成,具备飞行条件,为完善通用航空网络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相信,在全市人民共同努力下,“十四五”期间洛阳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将更趋完善,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将显著提升,洛阳将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全国前列的“交通强市”。

  河南经济报记者
      这次全会提出,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洛阳在制造业方面也有很好的基础。请问,“十四五”期间,洛阳将采取哪些举措,深化提升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赵站伟

  制造业是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肩负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使命任务。我们将按照全会部署,坚持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围绕构建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制造业规模超万亿“两大目标”,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两场攻坚战”,促进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两个深度融合”,紧抓项目建设和场域载体“两个抓手”,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提供坚实产业支撑。

  一是打好“两场攻坚战”,提升产业链竞争力。开展产业基础高级化攻坚战。聚焦基础技术和关键领域强化攻关,围绕高铁轴承、电子信息专用材料、专用传感器等领域,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加快新能源无人驾驶拖拉机、工业CT、光电连接器等优势技术研发,提升“洛阳制造”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推动国家农机装备、省轴承创新中心建设提质提速,将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建成国际一流的制造业创新平台。实施新一轮更高水平、更深层次“三大改造”,开展关键岗位“机器换人”等五大行动,加强首台套、首批次创新产品推广应用,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开展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围绕“755”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壮大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先进装备制造、特色新材料、高端石化、电子信息等优势主导产业,面向未来发展谋划一批前沿产业,加快形成“4+4+X”高质量制造业体系。聚焦15条重点产业链,建立“链长制”,着力延链补链强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到“十四五”末形成6个超千亿产业集群和6个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

  二是促进“两个深度融合”,增强产业内生动力。推动制造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提升5G发展水平,建成5G基站1.5万个,培育“5G+智能制造”等新模式,拓展“1+N”工业互联网和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应用范围,建设5G+融合创新示范城市。加快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打造一批具备“核心制造+综合服务”能力的制造业服务商。“十四五”期间,培育30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建设15家工业设计中心,打造立足河南、辐射全国的“工业设计之都”。

  三是坚持“两手抓”,增强产业发展后劲。一手抓项目建设“牛鼻子”,“十四五”计划实施总投资5168亿元的711个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项目,推动格力、银隆、忠旺、凯盛等一批重大项目投产达效,玻璃基板、显示面板、大乙烯等一批谋划项目落地实施。

  一手抓场域载体这个“强磁场”。加快“6+3+X”新型产业专业园区建设,在建好六大产业园区的基础上,高标准建设节能环保、绿色建材、高端医疗装备三大新园区,谋划建设高端石化、生物医药等后续园区,到“十四五”末力争产业园区营业收入突破3000亿元,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区。同时,加快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等各类服务型场域载体,提升要素资源汇聚能力。

  通过“十四五”发展,到2025年全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基本完成,新兴产业培育奠定坚实基础,新旧动能转换取得战略性突破,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实现大幅度提升,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凤凰网记者
      洛阳近年来城市生活品质越来越高。本次全会又提出了打造彰显洛阳气质的高品质生活空间的目标。请问,洛阳对此是怎么考虑的?将具体采取哪些措施?

  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赵书政

  “十四五”是全面落实洛阳发展新定位的关键时期,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洛阳加快副中心城市和都市圈建设的起步之年。住房城乡建设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战场,又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市住建局作为住房城乡建设的职能部门,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将深入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立足新阶段,践行新理念,融入新格局,坚持国际视野、国际标准、国内一流、洛阳特色,坚持补短板与扬优势相结合、强自身与强辐射齐发力、中心城区与县域发展共统筹,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以深入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为抓手,以安全、整洁、有序、智能为目标,全面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大力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强力推进生态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持续画精画美画好城市建设“工笔画”,倾力打造彰显洛阳气质的高品质生活空间,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提供有力支撑。具体采取五项措施:

  一是优化拓展城市空间布局。坚持高水平规划、高质量建设、精细化管理,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统筹抓好国土空间规划、洛阳都市圈专项规划、重点区域规划设计编制和“一中心六组团”城乡总体规划提升等工作。优化中心城区空间布局,加快洛北板块改造升级,推动洛南板块提升品质,加快推进伊滨板块开发建设,推动偃师、孟津—吉利板块尽快融入中心城区,实现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合理开发城市地下空间,建成地下综合管廊80公里,人防工程150万平米以上,人均防护面积达1.8平方米。做好城市中心区、主要街道、滨水空间、城市出入口等重要地区、重要节点城市设计,控制好开发强度、建筑高度、建筑色彩和建筑风格,塑造特色鲜明、功能多样、尺度宜人的公共空间。

  二是构建内畅外联交通路网体系。全面建成中心城区“井字+外环”快速路网,快速路通车里程达100公里以上、主干道达1600公里以上,路网密度达8千米/平方千米。地铁1、2号线开通运营,地铁二期和六大综合交通枢纽基本建成,“两横一纵”市域快线加快推进,中心城区与组团县区联结更加紧密。呼南高铁豫西通道和洛平漯周高铁建成通车,与长三角等发达地区实现直连直通。

  三是高效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市有机更新。不断扮靓城市颜值,着力打造绿色社区、完整社区、智慧社区,按照基础设施全到位、城市功能全配套、智慧安防全植入、绿色生态全渗透、物业管理全覆盖的“五全”要求,利用3年时间全面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任务,涉及166个片区、1810个小区,惠及居民189768户。其中,中心城区组团连片改造104个片区、956个小区,惠及居民143418户。各县(市)、吉利区组团连片改造62个片区、854个小区,惠及居民46350户。同时,建设安置房20万套,租赁(含保障)房2万套,实现人居环境优化提升。

  四是持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全面完成“四河五渠”综合治理,实现“水清、岸绿、路畅、惠民”。建成游园370处、乐道2000公里,中心城区海绵化覆盖率达70%,绿地率达40%左右,绿化覆盖率达45%以上,人均公园绿地达16平方米,基本形成“开窗见绿、出门进园,四季常绿、三季有花”15分钟生态休闲圈。

  五是深入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围绕建设宜居、生态、精致、人文、安全、文明城市,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优化人居环境。着力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全面完成城市区雨污分流,城市公厕密度不少于4座/平方公里、新建公共停车场150个、新增泊位总数15万个以上。加快县域水、电、气、暖、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县域集中供水、供暖、供气覆盖率分别达90%、75%、93%,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0%以上。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深化城市“五治”和精细化管理服务,让城市更有底蕴、更有品味、更有温度。

  农民日报记者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已明确提出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请问,洛阳将如何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安占立 

      谢谢您的提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我们将按照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总要求,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持续做好农村深化改革和城乡融合发展工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将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第一,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对现有帮扶政策逐项分类优化调整,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以互融互促为导向,重点抓好规划、政策、投入、机制和重点工作对接,加快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第二,以沟域生态经济为场域载体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沟域生态经济发展中持续做好产业、特色、生态、融合“四篇文章”,树立大食物观,切实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大力发展特色种养、精深加工和乡村旅游,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打造“洛阳源耕”等特色品牌,持续为沟域生态经济赋能、提质、增效,不断放大沟域生态经济的综合效益,增强辐射带动力,夯实乡村振兴的产业根基。既重数量、更重质量,在持续提升已有的53条市级沟域生态经济示范带的基础上,今年再打造10条市级沟域生态经济示范带,年产值达到50亿元,到2025年市级沟域生态经济示范带达到100条。

       第三,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为重点,全面启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围绕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乡村人才和人居环境等五个方面,加快推进村庄规划编制,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加强乡村人才培育,让乡村既有美丽“面子”、更有厚实“里子”,打造美丽宜居家园。到2025年,农村卫生厕所实现全覆盖,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达到90%,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环境整治示范村达到600个,培训高素质农民2万人。

       第四,以释放发展活力为目标,持续深化农村改革。继续推进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房屋。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持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到2025年,培育市级以上示范性新型经营主体1400家以上,实现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

       第五,以党建引领、“四治”并进、服务进村为抓手,全面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持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德治为支撑,发挥智治作用,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农村社会治理新格局。以村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加快推进政务、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提高农民获得感、幸福感。

  人民网记者
      全会提出要共建共享幸福美好家园,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请问,洛阳下一步在改善民生福祉方面有哪些具体安排?

 

  市政府党组成员、市政府秘书长、市政府办公室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李书杰

  感谢你的提问。民生始终是市委市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全市人民最关心的问题。我们每年都拿出七成以上财政收入用于民生,下大力气解决好群众所急所需所盼,为群众高质量办好一大批实事好事。今年要为群众办的11方面63项123件民生实事,都回应了群众关切,贴近了群众需求。可以用“三个更”来概括。

  一是致力保基本,让群众生活更好。这里包括了推动就业创业、提升教育水平、建设健康洛阳3个方面的内容。比如,就业方面,帮助大学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实现多渠道就业,力争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1万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万人以上。办理创业担保贷款15亿元以上,确保应贷尽贷,以创业带动就业。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0万人次,引导企业完善技术工人薪酬激励机制,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促进1100名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让他们在新的舞台上实现人生价值,成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教育方面,我们在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全覆盖的基础上,今年计划新建公办幼儿园22所,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21所、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25所,推动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努力消除大班额,进一步改善条件,提高办学质量,让洛阳的孩子们从“有学上”到“上好学”,让一大批孩子考入国内外知名高校,拥有更加精彩的人生。招聘农村学校特岗教师600名,培养农村全科教师免费师范生260名,建设农村教师周转宿舍348套,让更多优秀的年轻人深入基层、扎根基层、安心基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好市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二期工程,推动一批产教融合项目,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医疗方面,我们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当前的重点仍然是按照市委提出的人物同防、闭环严防、关口细防等要求,切实抓好源头管控,提高核酸快速检测反应能力,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同时围绕提高公共医疗服务水平,加快在建的豫西公共卫生中心(万安山医院)、河科大一附院洛阳肿瘤医院、伊滨综合医院、省第二儿童医院、中医院伊滨医院、洛阳北城区三级综合医院6家医院建设进度,积极推进中医骨伤科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争取国家呼吸区域医疗中心落地,改造提升272所村卫生室,培养100名以上乡镇卫生院骨干医师,选派120名城市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师开展对口支援,实现县人民医院及中心乡镇卫生院对口支援全覆盖,让广大群众不用千里迢迢外出就医,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与此同时,为提高全社会的急救能力,今年我们专门研究提出急救培训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培训2万名掌握基本急救技能人员,让群众遇到突发情况,能够及时开展自救、互救。

  二是全力强基础,让群众烦心事更少。我们围绕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研究确定了一系列民生工程,努力让群众生活更便利、更舒心。在方便群众出行方面,备受广大市民关注的地铁1号线、2号线将分别于牡丹文化节前、年底前正式运营。围绕完善骨干路网,开工建设玄武门大街等15项市政主干路,实施九都路、周山大道等6项快速化工程,建成唐寺门立交等20项重大路桥工程,打通12条断头路,改造提升金业路等13条道路,建成10座人行天桥、3个地下人行通道、33个地铁地下通道、50个停车场、12680个泊位,努力解决好“出行难”“停车难”“充电难”等问题,让群众出行更便利。在做好供热保障方面,持续实施“引热入洛”,今年再新建、改造中心城区供热管网15公里,中心城区新增集中供热面积要达到38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率将达到95%,同时加强后续跟踪管理,让屋里的温度上去、群众的投诉量下去,使群众的身心都“暖起来”。在改善农村基础条件方面,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确保脱贫成果巩固率达98%以上;谋划实施一批产业扶贫项目,确保脱贫户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本地区农村居民2个百分点。改善农村水、气、房、物流等基础设施,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推进农村5G基站建设,实现乡镇、农村热点区域全覆盖。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实施蓝天、碧水、净土、国土绿化、生态修复“五大行动”,持续改善环境质量,高质量建成沿黄生态廊道,完成造林绿化32万亩,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提高1个百分点,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进一步厚植生态优势,让城乡群众拥有更多绿色生态福利。三是着力提品质,让群众生活品质更高。这里主要说的是建设宜居洛阳方面。我们将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全面启动“三改一通一落地”工程,对城市区范围内具备改造条件的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提质,完成棚户区改造项目7个、建成安置房7465套、租赁住房2000套,合理调控租金水平,缓解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难问题;改造提升14条背街小巷,完成中心城区25项管线入地;试点推广40个老旧住宅小区物业规范化管理,实现无主管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着力打造更加舒适的生活空间。我们始终把群众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全面开展窨井设施隐患排查,完成1.8万个问题窨井盖整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脚底下的安全”;强化校园、农村、商超等重点部位食品安全监管,全面推行大中型商超“6S”管理,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我们坚持从市民生活的小细节入手,在家门口的“小空间”里做好服务群众的“大文章”,新建小游园40个、洛阳乐道300公里,打造20座示范性城市书房,新建、改扩建90个乐养居,进一步完善15分钟公共服务圈。在加快建设、增加数量的同时,加强管理维护运营,发挥更大效益,让市民真正得到实惠、乐在其中。我们还注重提高城市温度,必须持续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实施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关爱一线环卫工人,为全市早班一线环卫工人免费提供爱心早餐,等等,让每一名洛阳人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同时,除以上重点介绍的民生实事外,我们还在巩固脱贫成果、改善生态环境、关爱特殊群体、丰富文体生活、优化营商环境、构建平安洛阳等6个方面谋划了一大批民生实事,近日将通过媒体向全体市民发布,大家可以留意一下,看看自己关心的事是怎样谋划的、自己家门口将会实现什么样的变化,也请新闻界的朋友监督建设进度和质量。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李亚书记昨天在市委全会上的讲话精神,真正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把这些民生硬指标、硬任务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好,通过点点滴滴的努力,兑现市委市政府对720万洛阳人民的庄严承诺,持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全市人民一起共同建设幸福美好的家园。同时,也欢迎外地的朋友们继续关注洛阳、支持洛阳,有机会到洛阳安家立业、实现梦想!谢谢大家!

  主持人 杨霞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现场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再次感谢各位发布人的详实解答!也感谢各位记者朋友!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对市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行了权威解读。全会内容丰富,内涵深刻,请各位记者朋友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做好会议精神的宣传报道,在全市迅速兴起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热潮,激励全市上下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鼓足干劲,攻坚克难,奋勇争先,不断开创洛阳发展新局面,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洛阳绚丽篇章营造浓厚氛围!

  今天的市委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责任编辑:崔利利 ]
返回洛阳网首页>>
相关阅读
    痛风呈年轻化趋势 你离痛风有多远?
    痛风呈年轻化趋势 你离痛风有多远?
  • ·他的肺如蜂窝,元凶竟是......
  • ·糖尿病人伤口愈合慢,怎么办?
  • ·网红减肥药真的能减肥吗?
  • 花开洛城满目春 健身赏景觅野趣
    花开洛城满目春 健身赏景觅野趣
  • ·漫游东关大街 寻迹“孔子问礼”
  • ·观烂漫春花 赏河山春色
  • ·沟门村:品兴华豆腐 赏美景连连
  •  
    新闻排行
  • 注意!未来几天洛阳将迎降水降温天气
  • 从铁器到冰糕保温瓶 洛阳七旬老人收...
  • 可免费参观!牡丹元素非遗展将持续一个月
  • 四位老年游客迷路 洛阳交警伸出援手
  • 大博汝窑瓷画运河城市文化巡展活动在...
  • 洛阳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 “李白”以诗会游客 “西域公主”即兴舞
  • 激浊扬清树新风 ——2023年洛阳市“扫...
  • 江凌与河南铁建投集团董事长悦国勇举...
  • 栾川县白土镇:连翘花开满山“金”
  • 百姓呼声
    龙门石窟景区环卫工将垃圾倒入河中?
    轻微违停免罚政策为何不含本地车辆?
    精彩图片
    铁骑加紧训练 护航牡丹...
    厨师李治峰:传承不守...
    栾川县秋扒乡白岩寺村...
    增设公益服务设施 提升...
    精彩热帖

    夜色中的隋唐城

    雨后牡丹

    王城公园赏牡丹

    美女都爱来洛阳
    /初绽芳容观牡丹
    /四月洛阳
    /天津晓月
     
    版权声明: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79-65233520
    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豫ICP备0501746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4112012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60823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豫B2—20060064  
    网络服务:(0379)65233606 65233616 业务咨询:(0379)65233921 传真:(0379)65233529
    地址:洛阳新区开元大道218号 报业大厦22层 邮编:471023
    本站法律顾问 河南法铎律师事务所 张运超律师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9)6523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