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区有条马市街,街道既不长也不宽,没有高楼大厦,有的是道不尽的历史故事。
古朴静谧马市街
老城区有条马市街,街道既不长也不宽,没有高楼大厦,有的是道不尽的历史故事。
古时马市是繁华商业中心
马市街位于中州渠南岸,西接盐店口街中州渠桥,东至南门口街,全长700多米,中段有条南北向的街,叫作饮马街。
《说文解字》曰:“市,买卖之所也。”马市街,顾名思义,与马市有关。而有关洛阳马市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汉魏时期。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当时,洛阳城设有三大市场。宫城门外有金市,是王公贵族的专用市场;建春门外有东市,是牛马交易市场;城南有粮市。
北魏时期,洛阳城内有小市、大市、四通市三个商业区,其中小市是农产品和牲畜的交易市场。《洛阳伽蓝记》载,小市位于城东,“出建春门外一里余,至东石桥……桥南有魏朝时马市”。
隋唐时期,汉魏洛阳城被废弃,城池东移至现在的隋唐洛阳城遗址之上。此后,随着洛阳政治经济地位的下降,城市规模逐渐缩小。到了宋代,洛阳城缩小至如今老城区的规模。
随着洛阳城址的变迁,马市也不断迁移。明清时期,马市街一带相当繁华。据《洛阳老城街(地)名历史溯源和传说》记载,当时这里商帜高挂、店铺林立,仅骡马行就达18家。马市街的名称由此而来。
“马市街义井”诉说古老传说
如今的马市街,早已没了当年的繁华,但马市街街边的老槐树和皂角树带着古朴之感,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古老传说。
今年60岁的马市街老住户李富全说,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马市街还保留着三口水质清甜的古井,分别在街的两头和饮马街口。后来,这些古井陆续消失。
据说,马市街以前还有一口“财神井”。清末民初时,有个叫梁作焕的商人在马市街开了一间名为“达信长”的商号,还在门前凿井供人免费取水,因此被命名为“马市街义井”,井盘上还刻有北宋大儒邵雍后裔邵牧之写的题记。
到1937年,梁作焕的商号已遍布洛阳、西安、郑州、开封、北京、上海、徐州、蚌埠等城市。同时,他在各地广置房屋土地,人称“千顷户”。他也被人称为“梁财神”,“马市街义井”因此又被称为“财神井”。
这里还曾是中共地下联络站
鲜有人知的是,饱经风霜的马市街还带有红色基因,这里曾是豫西抗日独立支队的地下联络点和中共豫西工委的地下联络站。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马市街上有一个很出名的猪行叫作“协丰猪行”。猪行掌柜叶童卿,时任洛阳县猪业公会主席。
1930年前后,叶童卿在表姐夫段万卿的影响下,开始接触和了解中国共产党,并逐渐参与中共地下党活动。此后,“协丰猪行”成为我党在洛阳的抗日秘密联络点之一,不仅为抗日前线运送枪支弹药、粮食、药品,还为中共地下党员的交通提供方便。
当时,马市街的中共地下联络站不仅有“协丰猪行”,还有“义聚粉行”和“义聚盐行”等。在那个年代,这些有胆有识的洛阳商人,为党的事业和洛阳解放作出了突出贡献。(记者 刘嘉仪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