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网首页 新闻 县区 百姓呼声 电子报 网站投稿 洛阳社区
  新闻 | 图片 | 洛阳

洛阳持续加大石窟寺保护力度 让人类文明的瑰宝代代传承

您当前的位置 : 洛阳网 > 新闻中心 > 洛阳 > 洛阳新闻  来源: 洛阳网-洛阳日报 2020.11.12 08:12
龙门石窟奉先寺

  石窟寺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更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作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之地,河洛大地拥有丰富的石窟寺资源。它们集建筑、雕塑、壁画、书法等艺术于一体,体现了中华文明在数千年历史发展中,以开阔的胸襟吸收外来文化,又不断创新创造的卓越文化成果。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着眼战略全局,对“十四五”时期文化建设作出部署,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近年,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考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持续加大石窟寺保护力度,在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上奋勇争先。

  坚持保护第一 创造“龙门经验”

  窟顶藻井浅刻一朵大莲花,主佛阿弥陀佛端坐在须弥台上,面容饱满圆润,神情睿智慈祥,其左右两侧各站立一弟子、一菩萨,看上去敦厚文静,洞窟入口两位护法天王,高颧大目、身披铠甲,足踏夜叉、威武有力……沿伊河岸边步入龙门西山石窟,引人注目的第一座大型石窟寺,就是这座潜溪寺。相比北魏时期开凿的石窟,唐代初期开凿的潜溪寺拉开了石窟造像丰腴、典雅风格的序幕。因此,其也成为备受中外游客喜爱的必到“打卡点”。

  然而,潜溪寺曾饱受病害之苦。龙门石窟研究院工作人员介绍,龙门石窟岩石材质为石灰岩,长期的雨水冲刷和风化会造成岩石的开裂、脱落及溶解,水垢会覆盖在岩体表面甚至覆盖整个雕像,潜溪寺内的佛像、洞壁就曾因雨水侵蚀而变成了黑灰色。“这种现象在宾阳中洞等其他洞窟也存在,治理渗水一直是龙门石窟核心保护工作之一。”该工作人员说。

龙门石窟宾阳中洞

  如今,我们还能看到潜溪寺、宾阳中洞等佛像精美的面容,得益于一系列保护修复项目的实施。龙门石窟始终坚持“保护第一”,2011年以来,组织实施了多个区域渗漏水治理工程、地表防渗排水及危岩体加固工程,治理理念更加科学,治理技术取得创新性成果,有效改善了宾阳中洞、擂鼓台区域、万佛洞区域、潜溪寺、东山万佛沟区域的保存状况,让游客得以更好地领略千年前的文化之美。同时,龙门石窟研究院与中国地质大学合作,成功研发偏高岭土基复合无机胶凝材料,在渗漏水治理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石窟渗漏水治理提供了“龙门经验”。

  “目前,我市石窟类文物保护单位共10处,除龙门石窟外,还有水泉石窟、万佛山石窟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门经验’已在全市石窟寺保护中广泛推广。”市文物局局长余杰表示,通过强化各个石窟寺管理机构的协同合作,加大科研力度,我市各石窟寺本体病害治理力度持续加大,为石窟寺长远保护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保护日益精细 让文化薪火相传

  “就是这块摩崖石碑,记载了我国不少地方的石窟寺历史!”昨日上午,在位于伊滨区寇店镇水泉村南万安山断壁上的水泉石窟前,文史爱好者邢莉莉和同伴端详着石窟细节,欣喜不已。

  北魏孝文帝自平城迁都洛阳前后,洛阳围绕龙门石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开窟造像活动,分布在北魏洛阳城周围的10余处中小石窟对龙门石窟形成众星捧月之势。这些石窟造像的表现手法代表着当时佛教石刻造像艺术的较高水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地域色彩,水泉石窟便是其中的翘楚。

  水泉石窟依溶洞开龛造像,窟内南、北两壁集中分布着造像、佛龛和题记,有大、小佛龛400余座,造像1000多座。这些造像面部清爽、小巧玲珑,花冠精致、衣饰华美细腻,佛龛龛楣的飞天、莲花、帏幔等图案绚丽多姿,佛龛底座的金刚力士、护法狮兽栩栩如生,无不展现出当时高超的石雕技艺。

秀美伊阙

  “这里很多造像在全国的石窟中独一无二,是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研究东西方文化交往的珍贵实物资料。这些年,保护措施越来越精细化,它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不少人大老远跑来欣赏。”守护水泉石窟40余年的文物保护者师广耀说,近年,水泉石窟先后加固了窟檐,修建了石碑和台阶,加装了铁门、护栏、监控设备,对顶部进行了加固修复,周围1公里的范围还被列为文物保护区域。按照计划,水泉石窟周边还要进行整体规划,也会有更多专业人员参与石窟的保护和日常管理。

  “要让历经千年的石窟寺健康而有尊严地活在当下,使其服务于社会发展,并将文化薪火千秋万代传承下去。”余杰说。

  利用数字化工程 传承历史文脉

  目前,在洛阳博物馆展出的“丝路华光——敦煌、云冈、龙门石窟艺术联展”热度不减。在展览现场,风格各异的佛像、绚丽多彩的壁画,让不少参观者不由感叹:“敦煌、云冈、龙门三大石窟一站式游览,太神奇了!”

  这种“神奇”,来自在石窟保护中正被广泛应用的数字化技术。近年,我市在石窟保护中大力实施数字化工程,龙门石窟更是被誉为“石窟数字化的先行者”。借助数字化工程,龙门石窟古阳洞北壁N134龛、奉先寺北壁佛首实现复位回归,龙门石窟“最美观世音”找回了丢失的五官、重新披上“彩装”……

龙门夜色

  “龙门石窟在超高清三维重建技术探索、数字复制展示、数字回归、虚拟修复等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数字化工程让石窟‘走出去’变为可能,也让历史文脉得以更好地传承。”龙门石窟研究院院长史家珍说,数字化技术是提升石窟保护利用水平的重要基础手段之一,龙门石窟目前正着力建设一流的石窟三维数字化中心,以实现石窟文物数字化永久性、科学性保护,加快三维数字化成果向科技保护和展示利用方面转化,提高文物保护、活化和展示利用水平。

  余杰表示,眼下,我市正着力建设国家级石灰岩石窟科技保护研究中心和文物保护工程基地,不断更新石质文物科技保护的理念和技术手段,同时通过对现有龙门石窟监测体系的实践与完善,对周围中小石窟寺形成全覆盖监测,为构建更加科学有效的石窟寺保护管理体系提供支撑,通过持续加大保护力度,在石窟寺保护中展现“洛阳担当”。(记者 智慧/文 曾宪平/图)

[ 责任编辑:赵彤彤 ]
返回洛阳网首页>>
相关阅读
    果蔬净化器真的有用吗
    果蔬净化器真的有用吗
  • ·孩子居家雾化 家长需了解这些细节
  • ·减肥可以参考糖尿病食谱吃吗?
  • ·蛋白粉并非人人皆宜 是否补充因人而异
  • 花开洛城满目春 健身赏景觅野趣
    花开洛城满目春 健身赏景觅野趣
  • ·漫游东关大街 寻迹“孔子问礼”
  • ·观烂漫春花 赏河山春色
  • ·沟门村:品兴华豆腐 赏美景连连
  •  
    新闻排行
  • 洛阳中心城区科技产业提升项目加快施...
  • 4月1日免费开抢!洛阳“出游大礼包”...
  • 4月1日开始!洛阳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
  • 江凌到偃师区调研
  • 徐衣显调研推进交通拥堵治理、城市环...
  • 洛邑古城周边停车场位置、泊位数量汇...
  • 洛阳汽车类机动车驾驶人考场名称变更...
  • “四月只看洛阳城”!第41届中国洛阳...
  • 洛阳确定民生领域“铁拳”行动重点工作
  • 三年实现“动态清零”!洛阳将建重大...
  • 百姓呼声
    河科大为何将校地共建的图书馆占为己有?
    缴纳契税后需缴纳维修基金才能享受补贴?
    精彩图片
    铁骑加紧训练 护航牡丹...
    厨师李治峰:传承不守...
    栾川县秋扒乡白岩寺村...
    增设公益服务设施 提升...
    精彩热帖

    郁金香牡丹园

    云端之上

    隋唐牡丹初绽放

    海棠花开 春意盎然
    /马寺拾片
    /七律 倒春寒
    /初春乐吟
     
    版权声明: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79-65233520
    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豫ICP备0501746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4112012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60823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豫B2—20060064  
    网络服务:(0379)65233606 65233616 业务咨询:(0379)65233921 传真:(0379)65233529
    地址:洛阳新区开元大道218号 报业大厦22层 邮编:471023
    本站法律顾问 河南法铎律师事务所 张运超律师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9)6523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