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新闻 | 图片 | 洛阳
致敬第20个记者节:我们一直在路上!

  记者在二里头考古遗址公园采访

  华夏之源文化传承

  镶嵌绿松石铜牌饰静默无言,默默注视着往来如织的游人,大家在这里惊叹、追忆、求索,了解最早的中国王朝。昨日,当记者来到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时,看到的是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听到的是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赞美。

  作为国家“十三五”重大文化工程,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包括公共区域、业务区域、行政区域及早期中国研究中心等,展品主要来自二里头遗址60年来考古发掘出土的遗物、二里头文化区内重要遗址出土遗物,以及在夏商周断代、中华文明探源两大学术研究工程开展过程中留下的文字、图像资料等。

  “开馆半个月以来,我们的累计接待量已经突破18.5万人次,成为不折不扣的‘网红’博物馆,充分展示了中华文明之源和古都洛阳的独特魅力。”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宣教部主任白雪说。

  走进该馆,有两个最鲜明的感觉,一个是沧桑感,一个是科技感。

  陶罐、陶鬲、陶豆,展现出细腻的生活百态;铜鼎、铜爵、铜铃,勾勒出丰富的精神世界。“历史虽然厚重却一点也不枯燥,我们在讲解中追求透物见人,将这些饱经沧桑的文物变成一个个故事、一幕幕场景传达给观众。”白雪介绍。

  如果说这些3800年前的文物见证了久远的岁月,那么配合这些文物的种种科技手段则代表了时代的进步。全息影像、模拟电子显微镜、沉浸式空间……通过这些设备,观众可以体验“穿越”之感,直观了解当年的风土人情和今天的文物保护工作。

  “太震撼了,这里不仅文物精美,软硬件设施也一流,真的不虚此行。”专程从郑州来参观的游客张显友说。

  传承发展的背后也离不开考古人的辛勤付出。“二里头遗址还有太多未解之谜,关于当时的环境背景、选址理念及最高等级墓葬,都需要我们考古工作者不断去探寻。”站在井字形大道十字路口的发掘现场,二里头考古工作队副队长赵海涛说。

  -采访手记

  永怀河洛间,煌煌祖宗业。伊洛河平原上,散布着无数历史遗迹,它们或见证了华夏的发源,或见证了汉唐的辉煌,或见证了民族大融合的历史篇章。作为一名长期关注文博领域的记者,我深深感觉到洛阳正在将这些资源保护好、利用好,在让文物真正活起来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我也要践行“四力”,努力发掘洛阳的文化底蕴,展现洛阳在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过程中取得的新成就。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来源: 洛阳网—洛阳日报    2019-11-08 08:44 [ 责任编辑:崔利利 ] 返回洛阳网首页>>
热点图片
版权声明: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79-65233520
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豫ICP备0501746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4112012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60823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豫B2—20060064  
网络服务:(0379)65233606 65233616 业务咨询:(0379)65233618 65233767 传真:(0379)65233529
地址:洛阳新区开元大道218号 报业大厦22层 邮编:471023
本站法律顾问 河南法铎律师事务所 张运超律师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9)6523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