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网首页 新闻 县区 百姓呼声 电子报 网站投稿 洛阳社区
  新闻 | 图片 | 洛阳

(大写中国 重彩洛阳)脱贫攻坚捷报频传 乡村振兴如火如荼

您当前的位置 : 洛阳网 > 新闻中心 > 洛阳 > 洛阳新闻  来源: 洛阳网-洛阳日报 2019.10.01 10:44

  宜阳县莲庄镇七彩花海生态园

  嵩县黄庄乡河东村的汝南扶贫搬迁社区

  核心提示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强调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点击观看《希望田野》视频

  这些年,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持续深化“一转三推进”,让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圆了脱贫梦;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压舱石”作用愈加凸显,农村正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脱贫攻坚“掀开”温暖一页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河洛儿女持续向贫困宣战,农民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人民生活逐步富裕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吹响向贫困发起总攻的进军号,脱贫攻坚工作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

  “十三五”伊始,决胜全面小康进入倒计时。我市作为全省扶贫开发重点地区和革命老区全覆盖地区,市委、市政府站位全局、扛牢责任,提出了“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市上下一盘棋、一条心、一股劲、一起干,集中力量办大事,用实际行动兑现重若千钧的庄严承诺。

  从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挂帅出征”,到14个重大专项指挥部“握指成拳”;从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到统筹非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脱贫;从第一书记轮流驻村、并肩作战,到城市区对口支援贫困县,从整合行业部门资源到凝聚社会爱心力量……一套立足洛阳实际、行之有效的脱贫攻坚责任体系、政策体系、投入体系、考核体系等顶层设计落地见效,“三位一体”扶贫大格局构筑完善。

  从易地扶贫搬迁“五年任务三年完成”,让5.9万人搬出大山,到推开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建设,让孩子们接受更好的教育;从建立医疗再保险扶贫制度、推广远程医疗,方便群众就医看病,到实行贫困重度失能残疾人集中托养,做好兜底保障……一连串“加强版”“创新版”举措落地见效,推动扶贫工作从大水漫灌变成精准滴灌,“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有了针对性解决方案。更可喜的是,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被激发出来,从“熬日子”到“奔日子”,幸福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尽锐出战、倾力而为,脱贫攻坚战捷报频传:截至2018年年底,全市累计脱贫41.89万贫困人口,4个贫困县顺利摘帽。今年,我市将再完成5.42万人和2个县脱贫,实现全市高质量整体脱贫,谱写全面小康绚丽篇章中最温暖的一页。

孟津县送庄镇送庄社区蔬菜种植基地

  乡村振兴“绘就”美好蓝图

  一方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这是过去农民对幸福生活的具象表达。如今,人们对好日子的向往,早已超出了之前的期许。

  置身偃师市高龙镇陶化店村,广场、街道敞亮,村庄绿树成荫,燃气进村入户,苗木、葡萄产业形成规模,满满的幸福感写在乡亲们的脸上。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党的十九大勾勒出乡村振兴战略的美好愿景。近年,我市牢牢把握乡村振兴的总目标、总方针、总要求,推出了7大行动、40个重大专项和一批重点项目,乡村振兴如火如荼。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些年,我市聚焦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加快改善农业基础条件,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53万亩。2018年全市粮食产量达到50.1亿斤,是1949年的近100倍,农产品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同时,顺应农业高质量发展趋势,我市立足豫西山区实际,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大力实施特色种植业“五个百万亩”计划和畜牧业提升重大专项,富硒农业、沟域经济、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农业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场硬仗。近年,我市大力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农村垃圾基本清零,生活污水处理稳步推进,农村改厕累计超79万座,森林覆盖率达到45%。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也在加速补齐,所有行政村实现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政,县域内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行政村标准化卫生室实现全覆盖。

  从温饱不足到吃穿不愁,从“一穷二白”到奔向小康,如今,农民收入稳步提升,粮袋子不用愁,钱袋子鼓起来,农民的底气越来越足。围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我市扎实推进农村土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等重点领域改革,农业农村活力持续迸发,94%的村有了集体收入,“家底”也更加殷实。

  党建引领“耕耘”希望田野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底色是什么?在豫西河洛山乡的沟沟坎坎里走一走,一个清晰的答案浮上心头——党旗的红。

  大山环抱的栾川县陶湾镇常湾村,最亮丽的地方是党建文化广场,最温暖的小楼是党群服务中心。这些年,村党支部带领乡亲们开展脱贫攻坚、发展猕猴桃产业、推动乡村旅游、齐心加油干,日子越过越红火。

  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党。近年,我市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大力实施“河洛党建”计划,坚持党建引领、“三治”并进、服务进村,加快构建基层组织体系、治理体系和服务体系,全面提升乡村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

  “脚下沾满泥土,心中才有真情。”如今,在脱贫主战场和乡村振兴一线,一大批党员干部在一线留下脚印、洒下汗水,锤炼党性、树好形象,在党心民心的交融中砥砺初心使命。

  实现全面小康,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这些年,我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覆盖,实施一系列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延续了文化根脉,留住了美丽乡愁。

  昔日东南飞,今朝燕归巢。现代农村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希望的田野。截至目前,全市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达到9.6万人,带动农村44.3万人就业增收。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只要坚定信心、咬定目标、埋头苦干、奋勇争先,就一定能在希望的田野上谱写更加绚丽的发展篇章。(洛阳日报记者 白云飞)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数字看变化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全市累计脱贫606个贫困村、41.89万贫困人口,栾川、洛宁、宜阳、伊川4个贫困县顺利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年底的9.1%下降到2018年年底的1.58%。

  ●2018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37元,是1978年96元的142倍。

  ●2018年,全市粮食产量达到50.1亿斤,是1949年的近100倍,发展富硒农业面积20万亩,建设市级沟域经济示范带33个。

[ 责任编辑:史戎戎 ]
返回洛阳网首页>>
相关阅读
    景区内遇外地游客受伤 洛阳医护现场紧急救治
    景区内遇外地游客受伤 洛阳医护现场紧急救治
  • ·瀍河区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在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举行
  • ·品茶赏花 疏肝养血
  • ·得了痛风,到底该咋吃
  • 花开洛城满目春 健身赏景觅野趣
    花开洛城满目春 健身赏景觅野趣
  • ·漫游东关大街 寻迹“孔子问礼”
  • ·观烂漫春花 赏河山春色
  • ·沟门村:品兴华豆腐 赏美景连连
  •  
    新闻排行
  • 江凌调研文旅重点项目建设工作
  • 5月1日起,洛阳市驾驶人综合考试中心...
  • 洛阳:雨过天晴 气温回升
  • 《中国日报》、中国国际电视台频发报...
  • 全市府院联动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
  • 新华社《诗意中国》摄影栏目将镜头聚...
  • 雨过天晴!未来一周洛阳最高气温升至30℃
  • 洛阳16名干部到上海市杨浦区跟班学习
  • 洛阳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千余株温控牡丹...
  • “洛阳球王”第一季海选赛即将收官
  • 百姓呼声
    龙门石窟景区环卫工将垃圾倒入河中?
    轻微违停免罚政策为何不含本地车辆?
    精彩图片
    铁骑加紧训练 护航牡丹...
    厨师李治峰:传承不守...
    栾川县秋扒乡白岩寺村...
    增设公益服务设施 提升...
    精彩热帖

    媲美

    白鹤镇花海

    “银丝”牡丹誉隋唐

    四月的绿色 仿佛春的裙裾
    /初绽芳容观牡丹
    /四月洛阳
    /天津晓月
     
    版权声明: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79-65233520
    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豫ICP备0501746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4112012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60823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豫B2—20060064  
    网络服务:(0379)65233606 65233616 业务咨询:(0379)65233921 传真:(0379)65233529
    地址:洛阳新区开元大道218号 报业大厦22层 邮编:471023
    本站法律顾问 河南法铎律师事务所 张运超律师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9)6523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