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网首页 新闻 县区 百姓呼声 电子报 网站投稿 洛阳社区
  新闻 | 图片 | 洛阳

大运河文化论坛在洛召开 专家探讨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

您当前的位置 : 洛阳网 > 新闻中心 > 洛阳 > 洛阳新闻  来源: 洛阳网-洛阳晚报 2018.04.16 08:25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张占仓

  14日,大运河文化论坛在我市召开,该论坛是今年牡丹文化节的一项重要活动,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河南省社科院、洛阳师范学院、北京物资学院共同主办。来自大运河沿线相关城市的历史、经济、环境、科学等领域的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

  1 中国运河文化萌芽于河南

  中国运河文化萌芽于河南,东周时期开凿的鸿沟,不仅是中国最早沟通黄河和淮河的运河,而且是中国运河文化的重要源头。

  虽然中国古代至少从东周时期就开启开凿运河的历史,但大多是局部的地方水利工程,且多以军事征伐为目的。以洛阳为中心和枢纽的隋唐大运河则不同,它不仅首次勾连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而且成为中国古代特别是隋唐时期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隋唐大运河是首次贯通南北且规模空前的全国性运河体系,更能代表鼎盛时期中华文明的典型特征。作为庞大农业帝国的生命线,隋唐大运河的年漕运能力最高峰时有七八百万石,洛阳厚重的运河文化也对后世影响深远。

  已经发掘的黎阳仓、回洛仓、含嘉仓以及相关河道、河堤、码头、桥梁、水工设施等遗址遗迹,充分体现了河南大运河遗产类型多样,而且彰显了河南大运河文化资源独特的历史地位和突出的文化价值。

  隋唐大运河在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居于特别重要的历史地位,我们要本着尊重历史、敬畏传统、延续文脉、创新发展的原则规划建设隋唐大运河文化带,让其传统文化精髓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为全省文化高地建设做出新的重要贡献。

首都师范大学原校长、首都师范大学大运河文化带研究院教授宫辉力

  2 大运河是一条充满诗和远方的河

  大运河是一条历史文化长河,从吴王夫差开凿邗沟,到隋炀帝疏浚邗沟、通济渠、永济渠、江南河,这些都为唐宋繁荣奠定了基础,也为唐诗宋词的登场准备了舞台。

  运河古诗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大运河及其影响区域的社会状况、人文风貌、生活方式,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让我们可以回望那段历史。

  梳理李白、韩愈、苏轼、杨万里等名家的作品,追寻他们的行踪可以发现,他们在大运河沿岸留下了大量作品。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年的大运河不仅是一条南北水道,也是一条经济之河和文化之河,离愁别绪、春风得意、思乡之苦……大运河上上演了无数悲欢离合的故事。

  在大运河上,也诞生了许多与洛阳有关的诗句。唐代诗人储光羲在《送恂上人还吴》中曾写下“洛城本天邑,洛水即天池”的诗句,对洛阳极尽赞美。

  大唐开元年间,诗人王昌龄任江宁(今南京市)丞,辛渐是他的朋友,准备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经大运河北上洛阳。离别之际王昌龄写了一首《芙蓉楼送辛渐》,其中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一句,成为千古名句。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本来饱受批评,但随着历史进程的不断推进,他的功绩也逐渐显示出来。晚唐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就这样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城乡发展规划院院长付崇兰

  3 将古都文化与运河文化相结合

  中国水陆交通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运河是辉煌的代表之一。大运河是中华文明的象征,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程最长的运河,对整个人类文明做出过伟大贡献。

  隋代统一中国后,利用过去开凿的运河和天然河流,开凿了通济渠、永济渠,重修了江南运河,开通了以国都洛阳为中心,北到涿郡,南达浙江余杭的大运河。

  唐代沿用了隋代大运河体系,仅作了局部的变更、修整,就适应了南北重要交通运输和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成为唐代兴盛繁荣的国家命脉,促进了运河沿线城镇的崛起和城乡发展,故有“隋朝开河,唐、宋受益”。

  新时代,我们对中国运河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传承,不仅要从运河文化史的角度来认识,还要从国家交通地理的发展研究来认识。

  我国交通地理已经进入全面发展和布局渐趋合理的新阶段,即交通运输在发展规模、设施现代化水平、部门结构调整和合理布局等方面,均已取得重大成就。洛阳应该将传承古都文化与运河文化相结合,构建“传承历史文化体系”战略,为新时代做出新贡献。(洛阳晚报记者 潘立阁/文 张怡熙/图)

[ 责任编辑:史戎戎 ]
返回洛阳网首页>>
相关阅读
    孩子睡觉打呼噜,是腺样体肥大吗
    孩子睡觉打呼噜,是腺样体肥大吗
  • ·短暂血糖升高 糖友可这样应对
  • ·孩子抑郁了,家长该咋办
  • ·头痛和用滴耳药有没有关系
  • 花开洛城满目春 健身赏景觅野趣
    花开洛城满目春 健身赏景觅野趣
  • ·漫游东关大街 寻迹“孔子问礼”
  • ·观烂漫春花 赏河山春色
  • ·沟门村:品兴华豆腐 赏美景连连
  •  
    新闻排行
  • 关于2024年劳动节放假安排的通知
  • 持续5天!洛阳首届榴莲狂欢节活动即将...
  • 徐衣显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经济运行工作
  • 宝龙特色商业街区提升项目加快推进 预...
  • 世界首创牡丹钻石在洛量产【组图】
  • 中国一拖大拖公司一季度实现“开门红...
  • 向“新”而行!洛阳加速推进工业领域...
  • 洛阳5个集体和4名个人获司法部表彰
  • 洛阳交警提醒:天气渐热 这7种物品别...
  • 未来一周阳光“在线” 洛阳气温稳中有升
  • 百姓呼声
    自4月16日起,洛阳市从政坊游园暂停售票
    违规办理洛阳旅游年票行为为何屡禁不止
    精彩图片
    铁骑加紧训练 护航牡丹...
    厨师李治峰:传承不守...
    栾川县秋扒乡白岩寺村...
    增设公益服务设施 提升...
    精彩热帖

    月季接力盛开

    郁金香

    火红“热恋”

    牡丹生命钻石
    /初绽芳容观牡丹
    /四月洛阳
    /天津晓月
     
    版权声明: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79-65233520
    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豫ICP备0501746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4112012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60823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豫B2—20060064  
    网络服务:(0379)65233606 65233616 业务咨询:(0379)65233921 传真:(0379)65233529
    地址:洛阳新区开元大道218号 报业大厦22层 邮编:471023
    本站法律顾问 河南法铎律师事务所 张运超律师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9)6523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