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新闻 | 图片 | 洛阳
洛阳市1700余户贫困群众新居过大年

  “活了大半辈子,终于赶上这‘滋腻’好光景啦!”今年春节,栾川县秋扒乡雁坎村的崔战松一家在镇区扶贫搬迁社区的新房里,度过了搬迁后的第一个新年。新房贴着大红福字,敞敞亮亮,喜气洋洋,老崔的眉眼里满满都是笑意。

  恰如老崔的幸福,今年春节前,全市共有1748户6594名贫困群众享受到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乔迁新居过新年。搬迁,从山上到山下,对于乡亲们而言,不仅仅是空间上的简单位移,通过设施配套和产业扶持,他们将开启新的生活,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易地扶贫搬迁是新一轮脱贫攻坚战的标志性工程,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一批”的重要内容。在我市6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4个属于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对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山区群众来说,早一天搬迁,就能早一天脱贫。

  “十三五”以来,我市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重点民生工程来抓,确定了“五年任务三年完成”的目标,要求2018年年底前全面完成易地搬迁任务。截至2017年年底,省下达我市搬迁安置任务如期完成,并全部分房到户。

  分得到房,更要住得进去。春节前夕,我市筛选44个能够节前入住的搬迁项目,加快完善设施功能,扎实做好群众工作,让更多群众搬出大山迎接狗年春节。

  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在工作推进中,各地坚持搬迁与脱贫“两手抓”,“挪穷窝”与“换穷业”“拔穷根”并举,通过大力发展来料加工、劳务输出、公益性岗位开发等渠道,带动群众就业增收。

  根据工作部署,今年年底前,全市纳入搬迁范围的20304名贫困群众要全部搬迁入住。

  易地扶贫搬迁是新一轮脱贫攻坚战的标志性工程。春节前夕,我市集中筛选44个能节前入住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加快推动搬迁入住工作,让更多山区贫困群众在新家过了一个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假日期间,本报记者走进搬迁社区群众家中,共同感受大山之外的新生活、新期待。

欢喜迎“福”到新家(摄于栾川县栾川乡后坪村)

  安了新家立新业

  今年春节,对于栾川县秋扒乡雁坎村崔战松一家来说,算是过上好光景啦——在亮亮堂堂的楼房里,挂上喜气洋洋的福字,端上热气腾腾的饭菜,合家团圆、迎送亲朋。用崔战松的话说,这样的好光景叫一个“滋腻”。

  20日,正月大年初五。午后天气晴好,崔战松骑上摩托车,径直进了山。作为一名生态护林员,春节期间森林防火,他还须多加留意。

  “每月工资750元,对咱山里人来说,不多,也不算少。”老崔管护的林子分布在社区新家通往老家的途中。所以,他隔三岔五就会回老家看看。

  崔战松的老宅在山上,海拔高,地瘠薄,一辈子土里刨食,勉强顾上温饱。土坯房住了几十年,摇摇欲坠。“手一抠,土块窸窸窣窣地直往下掉。”摩托车停在已经拆除殆尽的旧宅前,崔战松面色凝重,思绪万千。那残垣断壁,仿佛勾起了贫苦的记忆。

  “也没啥舍不得。”想想现在一家五口住着125平方米的大房子,崔战松眉头舒展开来。然而,就在去年村里发动搬迁的时候,老崔还辗转反侧,拿不定主意。“不花一分钱,搬下山住楼房,做梦都想。在山上,日子紧巴,但开销少。要是下了山,一家人张嘴吃饭,都要钱啊。”让他最揪心的就是收入。

  搬出来,换了片天地,也换了种活法。如今,让崔战松高兴的,不仅是因为窗明几净的三居室取代了破败不堪的土坯房,更缘于庄稼把式有了新营生。

  “过去,一年四季泡在地头。现在,上了楼,种地成了副业。”老崔说,他现在身兼两职,一个生态护林员,一个社区保洁员,每月固定收入1050元。老伴在社区电子产品来料加工厂上班,挣的比他还多。

  想想未来,崔战松心气儿可高了:“山上那么苦,俺都撑过来了,山下条件这么好,肯定能把日子过得不输人!”(洛阳日报记者 白云飞 特约通讯员 李艳)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来源: 洛阳网-洛阳日报    2018-02-22 08:46 [ 责任编辑:周萌 ] 返回洛阳网首页>>
热点图片
版权声明: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79-65233520
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豫ICP备0501746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4112012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60823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豫B2—20060064  
网络服务:(0379)65233606 65233616 业务咨询:(0379)65233618 65233767 传真:(0379)65233529
地址:洛阳新区开元大道218号 报业大厦22层 邮编:471023
本站法律顾问 河南法铎律师事务所 张运超律师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9)6523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