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惠民要实现行稳致远,靠的是让市民从中得到更多的“文化实惠”。
文化惠民要实现行稳致远,靠的是让市民从中得到更多的“文化实惠”。
今年春节,我市推出文化惠民消费月活动,将发放惠民补贴资金300万元,市民逛庙会、看大片都有“红包”领。除此之外,春节假期,多个景区门票半价。(新闻回顾>>>)
春节是文化娱乐消费的旺季,要说吃,该准备的年货人们大多已备足,过节不管到谁家,都少不了一番吃喝,以至于很多人望“吃”生畏。大家缺的是好玩儿的地方,除了电影院、KTV,多些文化味儿足、年味儿浓的好去处,能让一家老小、亲戚朋友痛痛快快地过个健康快乐年,是大家所喜闻乐见的。
过文化年,已成为很多人的心愿,实现这个愿望,需要政府助力、市场多样。文化惠民“红包”刺激下的文化消费,除了让春节更有年味儿,也能实实在在地烧旺“春节经济”这把火。
从今年我市春节文化消费补贴项目可以看出,逛庙会,购买图书、文创产品,欣赏大片,艺术培训,短途旅游,游泳健身成为重点文化消费补贴项目。实际上,这些活动就算没有补贴,也会有人去,但有了补贴,人们迈出家门的兴致和动力就会更足。
实践证明,文化惠民已成为助推市民文化消费的有力推手,能引领市民参与演艺活动,搞活了文化市场,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彰显了浓厚的人文情怀。1月19日,陕西文化惠民卡刚一发售,购买的人群便排成了百米长龙,从这个火爆场面可以看出人们对文化活动的渴求。
这种渴求反过来也对春节文化活动提出了更高要求,文化惠民要实现行稳致远,靠的是让市民从中得到更多的“文化实惠”。
文化传承历史、牵系未来,毋庸置疑,在春节这个文化活动“主战场”上,人们最想看到的是乡土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现代文化的集中展示。如何更深层次地发掘、展示那些群众喜闻乐见、带有浓郁河洛文化色彩的故事,让文化惠民成为春节文化消费市场的新动能,需要我们不断摸索,一直“在路上”。(新闻观察员 洛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