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网首页 新闻 县区 百姓呼声 电子报 网站投稿 洛阳社区
  新闻 | 图片 | 洛阳

龙鼓手老杨和他的女徒弟

您当前的位置 : 洛阳网 > 新闻中心 > 洛阳 > 洛阳新闻  来源: 洛阳网-洛阳日报 2018.01.23 08:57

杨明周(右)给吴慧丽做示范

  13日上午,老城区工农社区文化广场上锣鼓齐鸣,社区的龙鼓队正在进行训练。队形正中的一面大鼓十分抢眼,鼓手是一位面容清秀的女子。她叫吴慧丽,为了学习和传承这门传统技艺,她已经向七旬老师傅杨明周学习了近一年。

  她苦学技艺,把老公后背当鼓敲

  “我老家是东北的,在洛阳定居已20多年。我从小就喜欢唱歌跳舞,在老家爱扭秧歌,听到鼓声就浑身痒痒。”48岁的吴慧丽说,去年年初,听说社区组织龙鼓队,邀请在南关从事龙鼓表演五六十年的杨明周、韩忠义作指导老师,她便赶紧去报了名。

  龙鼓是在舞龙时敲打的一种乐器,曲谱根据舞龙时的状态分为“行龙曲”和“舞龙曲”。老城南关的龙鼓曲节奏、风格别具特色,且没有文字曲谱,传承全凭师傅现场教授。

  “我收徒弟,要求三个方面——天赋、悟性、勤奋缺一不可。”71岁的鼓手杨明周说,“敲龙鼓,学个皮毛不难,想学到精髓很不容易。敲鼓是个体力活,女子学更不易。吴慧丽却是所有学员中上手最快、最能坚持的一个。”

  吴慧丽把杨明周的现场示范录成教学片,回家用手机播放,培养乐感、熟悉节奏。她白天在社区练习,回到家还找各种东西练手。“坐在沙发上拍腿,用痒痒挠敲被子、枕头,用筷子敲打茶杯、碗和盘子,走路时把老公的后背当鼓敲。”吴慧丽说,自己练到痴迷时,甚至把汽车的喇叭声、拖拉机的轰鸣声也当成鼓点,没少遭家人的抱怨。

  他倾囊相授,带病坚持现场指导

  舞龙动作、节奏的变化,都要靠龙鼓指挥。不论是平稳的“行龙曲”,还是多变的“舞龙曲”,全凭鼓手在现场随机应变指挥。和杨明周搭档40多年在队里敲锣的韩忠义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龙鼓是舞龙演出的灵魂。”

  “舞龙表演至‘金龙盘玉柱’的高潮阶段时,龙鼓演奏要完成‘三起三落’的变化,用鼓声表现出腾云驾雾、电闪雷鸣的效果。”杨明周说,这要求演奏者不光有力气,还须掌握节奏技巧。

  为了让吴慧丽等人尽快掌握演奏的精髓,自龙鼓队成立起,杨明周、韩忠义两位七旬老人就手把手带徒弟勤学苦练。

  敲鼓要选社区文化广场这样空旷的地方,还要选择合适的时间,以免扰民。每天下午3个多小时的训练,尤其在夏天,对于师徒来说都是一场磨炼。

  “水泥地面,桑拿天赶上大日头,地表温度快50℃,在社区搭的遮阳篷里练习,没几分钟衣服就被汗水浸透。”回忆起那段经历,吴慧丽感触良多。要想掌握好敲击的力度,就不能戴手套,她练习了3天,双手就被鼓槌磨破了。她贴上胶布,咬牙坚持,生生把血泡磨成了老茧。

  杨明周对吴慧丽的努力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他决定将自己所学倾囊相授。于是,每次训练,杨明周都很严厉,发现一点问题就及时纠正,耐心讲解技术动作,示范敲击节奏和用力分寸。

  去年夏天,杨明周有段时间感到浑身乏力,拿不稳水杯,被确诊为糖尿病,需接受治疗。短短几个月,他瘦了近10公斤,但依然坚持到现场指导徒弟练习。

  他们共同的心愿:传统技艺后继有人

  “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8岁开始跟父亲学敲龙鼓的情景,已经过去60多年了。”杨明周说,他以前收过几个徒弟,但坚持下来的不多,水平也难以让他满意,这令他时常感到焦虑。参与南关舞龙活动的老艺人们陆续离世,自己的身体也每况愈下,他越发担心“等不起”。现在看到吴慧丽一步步成长,他“心里踏实多了”。

  “我是在南关附近长大的,小时候追着舞龙队满大街跑,对这些传统文化很有感情。”工农社区主任刘宪法说,社区提供场地、组织人员学习传统技艺,激发了居民的参与热情。

  韩忠义说,社区牵头的做法值得借鉴,希望更多有识之士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让传统民间艺术焕发新的生机。

  吴慧丽说,兴趣是她最大的动力,感激杨师傅的耐心教授,她愿尽全力把这项技艺学好并传承下去。(洛阳日报记者 孟山 通讯员 李晓华 文/图)

[ 责任编辑:席倩倩 ]
返回洛阳网首页>>
相关阅读
    果蔬净化器真的有用吗
    果蔬净化器真的有用吗
  • ·孩子居家雾化 家长需了解这些细节
  • ·减肥可以参考糖尿病食谱吃吗?
  • ·蛋白粉并非人人皆宜 是否补充因人而异
  • 花开洛城满目春 健身赏景觅野趣
    花开洛城满目春 健身赏景觅野趣
  • ·漫游东关大街 寻迹“孔子问礼”
  • ·观烂漫春花 赏河山春色
  • ·沟门村:品兴华豆腐 赏美景连连
  •  
    新闻排行
  • 全市中小学校长座谈会召开
  • 隋唐洛阳城景区牡丹文化节系列活动即...
  • 洛阳交警发布2024年清明假期出行提示
  • 男子欲跳河轻生 民警和群众合力将其救下
  • 第41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线上推介特...
  • 洛阳启动2024年度中原学者工作站申报
  • 同比增长28.9%!洛阳新能源汽车消费驶...
  • 定制化招聘、“保姆级”服务…… 洛阳...
  • 2023年度省市级文明诚信市场和商户推...
  • 沁伊高速:穿山越岭筑通途
  • 百姓呼声
    河科大为何将校地共建的图书馆占为己有?
    缴纳契税后需缴纳维修基金才能享受补贴?
    精彩图片
    铁骑加紧训练 护航牡丹...
    厨师李治峰:传承不守...
    栾川县秋扒乡白岩寺村...
    增设公益服务设施 提升...
    精彩热帖

    郁金香牡丹园

    云端之上

    隋唐牡丹初绽放

    海棠花开 春意盎然
    /马寺拾片
    /七律 倒春寒
    /初春乐吟
     
    版权声明: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79-65233520
    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豫ICP备0501746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4112012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60823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豫B2—20060064  
    网络服务:(0379)65233606 65233616 业务咨询:(0379)65233921 传真:(0379)65233529
    地址:洛阳新区开元大道218号 报业大厦22层 邮编:471023
    本站法律顾问 河南法铎律师事务所 张运超律师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9)6523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