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月左右时间,第34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就要盛装开幕了。随着这一时间窗口的悄然拉近,中国乃至世界的目光将再一次交会在一起,聚焦牡丹,投向洛阳。
花开花落,花落花开。这是生命的轮回,也是梦想的绽放。
寒暑交替,春去春又来,一颗颗种子,一片片枝叶,一朵朵牡丹,迎来了又一段花开花谢的生命历程。泥土早已熟悉芬芳,道路也已刻下脚印,广袤的河洛大地正敞开胸怀,再一次承接人们的追梦之旅。
还有一个月左右时间,第34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就要盛装开幕了。随着这一时间窗口的悄然拉近,中国乃至世界的目光将再一次交会在一起,聚焦牡丹,投向洛阳。
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在一朵花的传奇中,让我们一起来嗅出春天大地的味道,听见生命澎湃的声音,看到文化世代的传承,感受一个城市乃至一个民族生生不息、追梦不止的蓬勃脉动。
|
“武皇赏花” |
|
一朵牡丹花,铸就一个光彩夺目的品牌——
从山野走入人间,从中国走向世界,一朵牡丹花的盛开与绽放,不经意间铸造了一个光彩夺目的文化品牌,成就了一个经久绽放的文化奇葩。
“牡丹雍容华贵,富丽堂皇,是我们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美好幸福的象征。”
1981年和1982年,洛阳与日本冈山、法国图尔先后结为友好城市,这两座均有市花的城市很快刷新了洛阳人对牡丹潜在价值的认知。也就是这个时候,洛阳市七届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确定牡丹为洛阳市花。
谁也未曾料到,从“洛阳牡丹花会”到“河南洛阳牡丹花会”,再到2011年更名为“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一朵牡丹花,打造出今天闻名遐迩的“全国四大节会”之一,给千年古城打开了一扇观察世界的窗口,也给世界递上了一张亲近洛阳的“邀请函”。
谁也未曾想到,从首届花会250万游客如潮而至,到去年文化节共接待游客2174.76万人次;从最初只是放眼周边县区,到如今走进奥运会、进驻世博园,漂洋过海香飘世界;从最初只是想“丰富市民业余生活”,到如今覆盖赏花旅游、文化交流、经贸会展等多个领域,一朵牡丹花竟有这么大的魔力!
一朵牡丹花,激活一座春潮涌动的城市——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一个民族,只有迸发出比物质和资本更强大的文化力量,才能实现更大的文明进步;一座城市,只有经济发展呈现出文化的品格,也才能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
牡丹文化节,既是牡丹节,更是文化节。走过远古的崇山峻岭,走进今天的衣食住行,当牡丹傲然于世的生命、万紫千红的表情,化为一种精神融于一座城市的血液,当牡丹文化节开启一段花与人、花与城的传奇,洛阳仿佛被呼啦啦荡开春潮,奔涌出活力四射的磅礴气象。
得益于牡丹文化节的持续提升,洛阳以更加超乎寻常的开放姿态面对世界,不断提升城市建设的发展力度,不断提升城市文明的涵养水准,不断提升开放发展的视野格局,向外界呈现出一个花美、城美、人更美的“牡丹花都”。
洛阳更加注重把文化建设放在战略位置,融入经济、社会、生态建设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盘活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彰显现代先进文化元素,叫响“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响亮名头,向外界展现了强大的文化自信,也在不断提高洛阳城市影响力和美誉度。
有了更多与外界思想、文化、理念的碰撞和交流,洛阳紧跟时代的脉搏,不断创新办节会体制机制,拉长节会经济产业链条,通过牡丹文化节品牌国际化、活动产业化、运行市场化,城市发展获取了源源不断的充沛动力。
|
忘情自拍 |
|
一朵牡丹花,绘就一种绿色发展的底色——
姚黄、魏紫、洛阳红,二乔、绿玉、蓝芙蓉……一千余种洛阳牡丹,各有各的妖娆,各有各的姿韵,但因牡丹而生也将因牡丹而续的牡丹文化节是什么颜色?是一抹“绿色”,一抹可持续发展的“绿色”。
哪里有绿色,哪里就有发展。去年牡丹文化节,洛阳携手华大基因发布一项牡丹基因组研究成果,一举创下了进行牡丹种质资源系统性研究、绘制牡丹聚类树、大规模开发269万个多态性SNP分子标记、定位牡丹农艺性状相关基因、绘制牡丹高密度遗传连锁图等5项世界第一,令人关注。这些成果一旦投入应用,将为解决牡丹科研和产业发展难题插上科技的翅膀。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今天,绿色更代表了生态优先的共识、美好生活的希望、人民群众的期盼。可以说,牡丹文化节横空出世以来,就在暗合自然的律动,紧跟时代的节拍,踏上一条绿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今天,牡丹花茶、牡丹食品、牡丹软胶囊保健品、牡丹精油、牡丹化妆品等一系列深加工产品先后在洛阳研发成功、批量生产;洛阳三彩、洛阳牡丹瓷、牡丹画等文化产品更是享誉神州大地,受到世界关注。这些文化产业创新的星火,正在河洛大地上形成燎原之势,谱写未来更大的“绿色篇章”。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去年,洛阳年度接待游客量首次破亿,牡丹文化节对于这个“首次破亿”居功至伟,来自天南地北的赏花客是这个“首次破亿”的最好推介员。来吧,在繁花似锦的四月天,让我们相约千年古城,见证洛阳牡丹的绽放,见证国色天香的盛世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