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网首页 新闻 县区 百姓呼声 电子报 网站投稿 洛阳社区
  新闻 | 图片 | 洛阳

“文物医生”:穿越千年,修复历史(乐享考古)

您当前的位置 : 洛阳网 > 新闻中心 > 洛阳 > 经典洛阳 > 古都探遗  来源: 洛阳网—洛阳日报 2016.03.08 09:53

  开栏语

  我市是文物大市,无论是大遗址保护还是考古工作,多年来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对普通市民来说,考古工作“神秘而有趣”。为让大众了解、支持文物考古工作,洛阳日报今起开设《乐享考古》栏目,为您还原一个个真实的考古现场,讲述一段段感人的考古故事,细数一件件文物背后的鲜活历史。

  冯燕在为编钟除锈

  在我市考古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凭借研习多年练就的“十八般武艺”,将散乱缺损的历史碎片修补完整,让从墓葬出土的各种残破文物恢复历史原貌。他们,就是被誉为“文物医生”的文物修复师。

  文物修复工作到底都干些啥?昨日,记者走进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保护修复中心,揭开文物修复的神秘面纱。

  穿越时空,为珍宝“美颜”

  清洗、对接、去锈、打磨、焊接、矫型、上色……早晨一上班,一群“女汉子”就开始忙活起来。她们戴着帽子、口罩、手套,手法娴熟,在“手术台”上为一件件备受关注的徐阳墓地刚出土的青铜鼎、编钟、石磬等50余件珍贵文物“治病除害”。

  “你们看,这个编钟的夔(kuí)龙纹多漂亮!”39岁的冯燕用纯净水清洗完一个小型编钟,看见渐渐露出的青铜纹饰时,从事文物修复工作已近十年的她依然激动不已。

  只见她带着白手套,用竹签慢慢除去编钟上的结晶锈,然后用毛笔和刷子清扫干净。她说,因为徐阳墓地水位较高,加上洛阳水垢较大,青铜器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就形成了结晶体,这种锈很难去除,必须有耐心。

  另一个工作台,“文物医生”马松杰用大小不同的“G型夹”固定一个残缺严重的青铜鼎后,正拿起吹风机加热。

  原来,这个青铜鼎特别薄、脆,约厚1毫米,又缺失变形严重,通过加热能让其软化,然后矫型就好处理了。

  青铜器修复室负责人方盾介绍,因这批文物年代久远,不少青铜器“缺胳膊少腿”,还有的变形、穿孔、开裂,甚至已是一堆锈迹斑驳的残片。按照原来的弧度矫型之后,就要对其进行修补、做旧。断了的鼎足要用胶水粘好,再把缺失部分进行翻模、锡焊、上色等流程,一件青铜鼎要修复完好,至少需两个月。

  整个过程中,矫型最考验技术,也最花功夫。由于土壤的压迫或器物间相互叠压,许多青铜器出土时严重变形,很难复原。传统用捶打法、模压法,有时甚至把变形的部位“大卸八块”,再重新拼接,谓之“锯解法”。

  记者看到,文物修复所用到的工具有电钻、橡胶锤、钉子、胶水、台钳等,还有一些牙科用具,因为要修复的文物形式各异,目前业界还缺少专业的修复工具,所以不少工具都是他们在实践经验中摸索出来的。

  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保护修复中心副主任陈谊介绍,馆藏文物修复与商业文物修复有很大区别,必须本着“最小干预”“修旧如旧”的原则,依照非常严格的规章制度,每次修复都要建立档案,详细记录文物的修复全过程及修复前后文物的状况。

  记者了解到,为保障文物安全,文物修复室的门需要两人同时在场才能打开,文物放在保险柜内,修复室的走廊和室内均配备高清摄像头,对文物进行实时监控,除了文物修复人员,禁止外人入内。

  每天接触化学品,又苦又累又枯燥

  不了解文物修复的人,会认为经常和价值不菲的文物打交道,一定很美很过瘾,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文物修复既要懂得历史学、考古学、博物馆学、石刻、色彩、金属工艺学、化学,又要有一定的美术功底;既要有钣金、铸造、油漆、焊接等技艺,又要有拿绣花针坐冷板凳的耐心。有时候一件文物修复好要经历很长时间,枯燥单调,所以一定要耐得住寂寞。

  陈谊说,这还不是最要紧的,最要命的是文物修复必须用到很多化学药品,要接触腐蚀性很强的酸性液体,对修复师来说是极大的考验。尤其是有一种叫“原子灰”的新型嵌填材料,长期使用,会让人反胃。

  文物对所处环境的湿度、温度要求非常严格,而且不同种类的文物需要不同的温度和湿度。有的文物没有在适合的温度下保存,就会“生病”。出土的文物又不等人,如果放久了会存在氧化变质的危险。所以,修复工作一旦开始,就很难停下来。为让这些文物能早日呈现在公众面前,加班加点对文物修复师来说是家常便饭。

  记者看到,为减少化学药品对文物修复人员的伤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专门为修复室配备了医用气溶胶吸附器等专业设备。

  人才紧缺,亟待补充

  据国家文物局调查显示,全国文物系统3000多万件馆藏文物中,半数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需要修复。但全国真正从事文物修复工作的人,尚不足2000人,文物修复正面临缺人的尴尬。

  陈谊说,我市考古工作也存在人才紧缺情况。目前,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已经成立了青铜器、陶瓷器、壁画、纸质品、绘图及古建修复工作室,全部修复师有47人,而每年该院发掘的古墓葬有1000余座,出土历代文物5000多件(套),这些文物中有不少存在“病害”,修复周期较长,所以“总是有干不完的活”。

  多年来,我市的文物修复多是“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技艺传承方式,以老带新,一名合格的修复师要经过两三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练就一身精湛技艺,除具备化学、材料等专业知识外,还要兼修历史、雕刻以及美术等各个专业。

  “因为人才难找,大批的文物亟待保护和修复,所以需要更多爱好这项工作的人加入。”陈谊说。(洛阳日报记者 常书香 实习生 高怡 文/图)

[ 责任编辑:马佳佳 ]
返回洛阳网首页>>
相关阅读
孩子睡觉打呼噜,是腺样体肥大吗
孩子睡觉打呼噜,是腺样体肥大吗
  • ·短暂血糖升高 糖友可这样应对
  • ·孩子抑郁了,家长该咋办
  • ·头痛和用滴耳药有没有关系
  • 花开洛城满目春 健身赏景觅野趣
    花开洛城满目春 健身赏景觅野趣
  • ·漫游东关大街 寻迹“孔子问礼”
  • ·观烂漫春花 赏河山春色
  • ·沟门村:品兴华豆腐 赏美景连连
  •  
    新闻排行
  • 高速免费5天 五一假期河南高速出行提...
  • 洛阳民宿咋发展 业内大咖有见地
  • 市委举办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
  • 曝光!洛阳市3家培训机构被行政处罚
  • 2024中原药谷建设发展大会在嵩县举行
  • 洛阳今年将实施邻里中心建设提升专项行动
  • 市政协党组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举行集...
  • 近期洛阳气温较高 本周后期多短时雷阵雨
  • 洛阳市将举办职工文化艺术节、职工体育节
  • 北京博士后乡村振兴服务团河南栾川行...
  • 百姓呼声
    自4月16日起,洛阳市从政坊游园暂停售票
    违规办理洛阳旅游年票行为为何屡禁不止
    精彩图片
    铁骑加紧训练 护航牡丹...
    厨师李治峰:传承不守...
    栾川县秋扒乡白岩寺村...
    增设公益服务设施 提升...
    精彩热帖

    蓝喉

    春天三片

    朽荣与共

    玉蝉花
    /初绽芳容观牡丹
    /四月洛阳
    /天津晓月
     
    版权声明: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79-65233520
    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豫ICP备0501746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4112012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60823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豫B2—20060064  
    网络服务:(0379)65233606 65233616 业务咨询:(0379)65233921 传真:(0379)65233529
    地址:洛阳新区开元大道218号 报业大厦22层 邮编:471023
    本站法律顾问 河南法铎律师事务所 张运超律师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9)6523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