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清明节假期中,我市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洛阳晚报》的30余名社区特约记者坚守在我市三个公园搀扶老人、为游客撑伞、帮游客拍照……
|
社区特约记者贾小丽(右)给外地游客拍照 |
|
在刚刚过去的清明节假期中,我市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洛阳晚报》的30余名社区特约记者坚守在我市三个公园搀扶老人、为游客撑伞、帮游客拍照……
镜头一:游客的笑脸在他们手中定格
地点:王城公园
4日8时30分,社区特约记者们穿着整齐的红马甲出现在王城公园,他们立刻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目光。
“您能帮我们拍张照吗?”来自重庆的一位头发花白的游客和家人专程来洛赏花,他向背着“长枪短炮”来参加志愿服务的蔡福庆老人求助。在绵绵细雨中,蔡福庆为这名游客和他的老伴拍下一张合影,并留下他们的联系方式,随后通过网络将照片发送给他们。
为游客担当摄影师的还有社区特约记者贾小丽,看到正在赏花的游客张先生拿着相机左右张望,贾小丽主动为他拍照。近景、远景、横图、竖图,贾小丽用多种角度为张先生拍照,张先生很高兴:“《洛阳晚报》的志愿者真专业!”
镜头二:为手指受伤的男孩止血包扎
地点:隋唐城遗址植物园
在清明小长假期间,每一个经过隋唐城遗址植物园西大门的游客都能注意到志愿者服务站里的4名身着红马甲的晚报志愿者,他们是社区特约记者曹德鹏、张宏伟、魏存育和热心市民赵振霞。
5日中午,一个年轻妈妈抱着一个3岁小男孩匆匆跑到服务站,只见小男孩的左手食指上有一处伤口正向外渗血,小男孩也疼得哇哇直哭。
在志愿者服务站值班的70岁的“大龄志愿者”魏存育和园区两名大学生志愿者连忙打开医药箱,给小男孩清洗伤口、包扎。血止住了,小男孩也不哭了,年轻妈妈对他们连声道谢。送走这对母子,魏存育才到园外匆忙吃了午饭。
镜头三:“晚报帐篷”成温暖港湾
地点:中国国花园
昨日11时,天下起了雨,中国国花园东大门旁的“晚报帐篷”成了不少没带伞游客的避雨首选。
在“晚报帐篷”内,3名社区特约记者为大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游客的手机没电想联系家人,他们便递上自己的手机;外地游客询问如何前往其他景点,他们便写出详细的路线,并介绍各景点的特色;让老年游客坐在凳子上休息;为游客看管包裹;将印有“洛阳晚报”的雨伞借给游客使用……阴雨天气温低,但“晚报帐篷”里始终很热闹。
杂事虽多,但3名志愿者并未手忙脚乱。“游客多时,咱就牺牲一下喝水和上厕所的时间呗!”社区特约记者刘虎告诉《洛阳晚报》记者,服务游客本来就是志愿者的职责,对他来说,最自豪的事情就是越来越多的游客记住了“晚报帐篷”。“希望在今年的牡丹文化节,这里一直是游客的温暖港湾。”刘虎说。(记者 范瑞 王斌 见习记者 王澍/文 社区特约记者 何成智/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