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新闻 | 图片 | 洛阳
秋雨助播种 抗旱在继续——汝阳县抗旱救灾见闻

 

城关镇杨庄村村民正在冒雨打井

  雨,终于下了!

  10月29日下午,淅淅沥沥的小雨喜降久旱的汝阳。

  从去年10月至此次降雨之前,年平均降雨量665.8毫米的汝阳,降雨量仅为342.9毫米,除玉马、常岭、黄龙潭水库共存水1500万立方米外,其余12座中型以上水库全部枯竭,北汝河干流及支流几乎断流,30万亩麦田中20余万亩无法播种,3万余人、8000头大牲畜吃水困难。

  截至昨日中午12时,汝阳全县平均降雨36.2毫米。目前,全县耕地旱情基本解除,人畜吃水难有所缓解,抗旱工作仍在继续。

  “超过适播期不怕,小麦生育期长”

  在汝阳县城关镇张河村,湿透的土地,脚一踩就全陷进去。

  “俺家麦苗冒出来,死了不少,这会儿咋办?”“今年秋收都黄了,都这光景,这会儿再种用啥种?”……在汝阳县城关镇张河村,看见农技站来人了,村民凑上去,你一言我一语,都是一个主题:播种!

  “选良种、深耕,超过适播期不怕,小麦生育期长,管理回旋余地大。”“现在播种小麦,只要落实主要措施,在天气正常的情况下,明年会有个好收成。”农技员为村民们讲解道。

  位于汝阳县陶营乡大北西村的汝阳小麦监控站,是我省16个小麦自动监控站之一。昨日中午12时,一连串的数据和实时监控图像,传递到汝阳县农技站站长逯怀森的办公电脑屏幕上。

  “地表0到20厘米土壤含水量达到15%即可播种,现在的数据已达30.5%。全县耕地旱情基本解除,适宜播种!”忙着给电视台发字幕的逯怀森说。

  汝阳县农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雨前通过电视台字幕、农技员短信到户,他们对全县发布指导,抢播种14余万亩。目前,所有包村干部和农技员已经展开指导工作,通知村民等雨后地稍微干点就把麦子种进去。坚持宁可适当晚播也要造足底墒的原则,做到足墒播种。预计全县剩余16万余亩麦田,一周后可实现播种。

  “雨一停,这井还得继续打”

  10月31日中午,在汝阳县城关镇杨庄村村头,新井打出来的水,通过临时管道引到水塔,通到各家各户。

  杨庄村距县城只有1公里。干旱,使得村里用了30多年的水井今年5月开始彻底不出水。2300多口人,生活全靠自发拉水、县里送水。

  远水解不了近渴,寻找新水源、打新井,成为村里唯一选择。经过两个月施工,一口448米深的新井在10月初开始出水。杨庄干了许久的自来水管,终于哗哗流出水来。

  在汝阳,不少村庄像杨庄村一样,通过打井喝上了水。但在距离县城13公里外的西北山区,打井工作还在继续。

  “雨一停,这井还得继续打。”雨中,在上店镇高家村,60岁的高绪翻开井口的塑料布,口径3米的井被村民用小电钻,穿透层层沙石,愣是向下凿到了14.6米。

  老高说,以前下雨,老井存点水,“刮刮”就能喝到第二年。但今年,村边牲口饮水的水沟,都被村民当作水源。为了吃上水,村民决定在岭上打井,经过前期勘探、规划,地点很快确定。听说村民自救打井,镇里和县水利局也为村里筹来资金。

  目前,汝阳县已利用备用水源、新打深井及浅井50余眼。各乡镇自筹资金300多万元,对20多处病坏工程进行修复,恢复灌溉耕地1万多亩。全县投入流动抗旱设备960台(套)次、资金500余万元,累计灌溉作物15万亩次,临时解决1万余人的吃水问题。

  抗旱,汝阳仍在继续!(记者 武怡晗 通讯员 吴会菊/文 记者 鲁博/图)

[1]  [2]  下一页  尾页
来源: 洛阳网    2013-11-02 10:54 [ 责任编辑:周萌 ] 返回洛阳网首页>>
热点图片
版权声明: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79-65233520
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豫ICP备0501746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4112012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60823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豫B2—20060064  
网络服务:(0379)65233606 65233616 业务咨询:(0379)65233618 65233767 传真:(0379)65233529
地址:洛阳新区开元大道218号 报业大厦22层 邮编:471023
本站法律顾问 河南法铎律师事务所 张运超律师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9)65233605